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10篇散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文章时正遭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加迫害。1925年因支持学生运动,他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先生也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埃洛拉·达农的短篇小说《独自一人》是作者对孤独、记忆与爱情的精深之作.故事情节以叙述者为中心,构成了一副以孤独忧伤为基调,以爱情为主线,以往事回忆与现实和为一体的风俗图画,让人欣赏这篇佳作时难以释卷.  相似文献   

3.
当代散文作家匡燮,新近创作并在两岸同时出版文化散文专著《唐诗里的长安风情》。作品以散文为体,以文化为魂,以连篇专著的形式和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怀与唐代诗人对话,再现并重新认领唐诗里的长安风情,风情中的古典文化人格,进而映照现实,以求再造我们散失已久的文化根脉。专著从文本到人本的超凡品质和独到风格,充分体现出一种境阔意远的现代版的传统文人风骨,是陕西作家群尤其是散文界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4.
刘白羽的新作《秋阳集》,是作者人生之秋,创作之秋的更为沉静、澄敞、纯正,练达之作,创造了越过春阳般妩媚,夏阳般热烈,而达至秋阳般宁静温暖的艺术胜境。其意境,如秋阳般“灿烂中包含着清幽”,隐去一些奔放于外的热情,而多了一些凝炼与含蓄。其风格,更加深沉,练达,有了生命之秋更为成熟的“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其文采,亦如秋阳般瑰丽、庄严,于华丽之中显出刚劲之气,于优美之中透露出壮美风骨。  相似文献   

5.
小说《宠儿》描述了美国黑人挣脱奴隶制阴影、成为真正自由人的复杂而曲折的心路历程。认为它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精神创伤,唤醒了黑人缺失的记忆,还原了其主体风貌,对黑人主体建构和文化认同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野草》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也展示了其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解读,挖掘《野草》的思想内涵,可以重新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心灵历程,进而感受《野草》中所蕴涵的生命的哲学,提高对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程关森的游记体散文集《请廉大佛》是他继《深山短笛》之后为祖国为人民为时代谱写的又一曲深情的赞歌。本枭中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标志着作家在散文创作中跃入一个新的阶段。事、情、理的完美交融和巧如结合,塑造出优美深连的意境,并使作品体现了内在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8.
蛛网的建筑     
即使在最小的花园里,也能看到园蛛的踪迹。它们都算得上是天才的纺织家。如果我们在黄昏的时候散步,我们可以从一丛迷迭香里寻找蛛丝马迹。我们所观察的蜘蛛往往爬行得很慢,所以我们应该索性坐在矮树丛里看。那里的光线比较充足。让我们再来给自己加一个头衔,叫做“蛛网观察家”吧!世界上很少有人从事这种职业,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伤逝》从记忆的角度去解读,可以分作两个层面:子君和涓生的婚姻恋爱悲剧源于他们的结合导致他们被社会孤立,从而丧失掉他们在群体中的本来位置,而且,失去社会认可的他们仅凭对方之力根本不能温暖对方,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整个小说文本都是建立在涓生的记忆的基础之上的,不可不信,却又不可全信。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而“汗牛充栋之史书。皆如蜡人院之偶像”。当代学者将历史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史料文本之外,以口述史的形式,从社会下层发掘反映历史变动的轨迹,以集体记忆的传承力量最大限度地触摸历史的真实。由张成德、孙丽萍主编的《山西抗战口述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无疑是这种积极探索的又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交互作用,是当前文学“记忆话语”研究和讨论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扬·阿斯曼指出,借助文化记忆,一个集体的成员建立并培养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主动记忆与主动遗忘推动“交流记忆”和“文化记忆”之间的动态流动。通过交流记忆中积极的记忆与遗忘,《美国牧歌》中的犹太家庭希望将美国身份镌刻在集体的文化记忆,以此重塑后代的身份认同。第四代梅丽强有力的反抗,则揭示了该犹太家庭中交流记忆与文化记忆转换的失败以及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借由对该犹太家庭代际记忆危机的刻画,菲利普·罗斯表达了他对于美国少数族裔“同化”潮流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记忆》     
今天,和大家谈一本书。书名是《记忆》。 “记忆”,一个敏感的词语。有一位作家这样说:在古希腊人那里,记忆的地位高如神灵。记忆是意义的渊薮,是真善美的源泉。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当如何解释“记忆”总是以“移动影像”的形式浮现脑海的这一现象呢?个人的记忆与群体的记忆之间又有何联系?追溯关于记忆的图像是否能向我们提供一种抓住历史真实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画意、诗情、哲理",说明其为抒情诗的典范,并完美体现了抒情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王充闾的散文集《面对历史的苍茫》,对历史作出了诗性的领悟,蕴含着对历史的当今文化语境的诠释,还始终洋温看主体精神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忘我情怀,并反,作者在散文的形式美方面倾注了功力,显现了其散文艺术情致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徐晓的《半生为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集,她以个人的经历为原点,回忆了她的丈夫周郿英,她的精神导师赵一凡,他们夫妇的挚友史铁生,还有因为《今天》而聚集的理想者:北岛,芒克,陈迈平,刘羽,田晓青……在流淌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不同角色的徐晓。作为一个敏感且自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审美追求表现在人物造型、语言个性、情节高潮、镜头语言四个方面。肯定了艺术起源游戏说,对传统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提出质疑,从而对《还》剧有一种更切实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彭雪开先生新近出版了散文集《人间烟火》。看过的人都说 :“好一本湘东菜谱大全”。的确 ,1 5万的文字 ,闲谈漫扯 ,或东家萝卜 ,西家芋头 ;或陇头种菜 ,野地采蕨。不经意间湘东人的家常便菜、果味零什、风味小吃尽数被作者网罗 ,俱陈笔下。难怪田章夫先生为其取名为“人间烟火”。确切说来 ,更像一本“湘东”烟火 ,围绕着湘东的灶台 ,作者说了许多话。袅袅炊烟 ,徐徐上行 ,湘东人的日用俗常被凝结为白底黑字。话语定格之时也就是湘东吃食汇入民族美食文化之时。为湘东人的“吃” ,作者进行了文化意味上的“提升”。然而文章并不仅仅停留于…  相似文献   

19.
刘星 《文教资料》2009,(24):20-22
一个原本在历史上被剥夺了语言权利的民族,在托妮·莫里森书写的这段历史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实现了穿越时空的往返旅行,在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表面隐含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真实.本文结合族裔文化语境考察<所罗门之歌>与<宠儿>中的文学原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作品体现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肖像描写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而把握特征、突出个性、善写眼神、画龙点睛、简笔勾勒、写意传神,立足生活、曲折统一,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几点,应该予以研究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