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伴随着巾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巾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一些开明官僚的支持下,组织学会,出版报刊,发动了戊戌变法,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训练陆海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政策法令,推动中国资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也被称为百日维新,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这次变法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过于软弱无能。但笔者却认为,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所采用的策略不当,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3.
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缺乏政治改革的经济动力,晚清政治结构使政治改革缺失权威支持,改革派本身理论和政治改革操作艺术的不成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近代化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观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共发表相关论文七十多篇,特别是1998年8月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将戊戌变法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以往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多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距今已90多年,在这个时候纪念和总结这个伟大的革命具有特别的意义.辛亥革命打倒了封建皇,却未能使中国繁荣富强,因为辛亥革命的基本目标未能实现,惟其如此,才有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发生在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兴起之初轰轰烈烈,但却如昙花一现般迅速失败。变法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的心态,无疑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戊戌变法仅经过一百多天便道流产的基本原因进行了浅析。维新派由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从变法一开始便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由于其自身政治上的不成熟,领先的又是毫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而使它难于驾御全面改革的局面,他们不分轻重缓急的急躁操作,使传统的守旧顽固势力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对变法进行更疯狂的阻挠,从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这种观点并不妥当,考察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形势和变法的实际情况。笔认为,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才应当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的失败并非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或别的原因,而是由于环境压力不足。环境压力包括改革派领袖的号召力、民众的推动力、财政危机的压力、迫在眉睫的亡国威胁及领土扩张的需要等。戊戌前夕,这些压力一条也不具备。具备某些压力条件的时候是同治初期和二十世纪头几年。那才是清代变革的恰当时机。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在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条件下进行的。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维新派过激主义的宣传、作法破坏了初步形成的变法“小气候是戊戌变法失败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维新派是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爱国之志走上历史舞台的,但由于没有报国之术,结果不但未能把变法事业进行到底,反而使其迅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1.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2.
戊戌变法的失败并非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或别的原因,而是由于环境压力不足。环境压力包括改革派领袖的号召力、民众的推动力、财政危机的压力、迫在眉睫的亡国威胁及领土扩张的需要等。戊戌前夕,这些压力一条也不具备。具备某些压力条件的时候是同治初期和二十世纪头几年。那才是清代变革的恰当时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政治改革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政治领导层内部改革派与反对派之间的力量对比,改革派务必在改革的每个环节和举措上,力求获得统治集团中大多数人的支持或认同,改革方能渐进地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维新派在团结、争取洋务派、保守派的策略上的种种失误,并认为这些失误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时期,为了减轻变法的压力,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的思想,但这一思想让顽固派对维新变法更为惶恐,洋务派对维新派也由原来的同情变为离弃,维新派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且最终走向分裂。托古改制思想非但没有清除维新路上的绊脚石,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从中日两国文化的心理传统来看,日本是无我为中心型,中国则是以我为中心型。从两国文化的历史传统来看,日本外向型开放型,中国则是内向封闭型。从两国文化的基本形态来看,日本是并存型,中国则是单一型。从两国文化的摄取形态来看,日本是全面摄取型,中国则是部分摄取型。从两国社会的协作形态来看,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忠),中国则是亲族协作型(孝)。从两国社会的教育形态来看,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则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独特文化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成功原因再探--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影响深远的革命运动,前被请政府镇压,后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其迥然不同的结局是由二领导阶级采取的不同斗争方针策略和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是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结束近六十年之后,第一次深刻的、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然而,这场本应是顺乎天意民愿的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文章通过分析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的表现,使我们能全面地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作为一次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政治改革运动,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新志们试图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从根本上扭转国家衰落的局面,从而成为中国国体改造的里程碑,永远矗立在中国国体改造的起点上,关于戊戌变法,过去的许多学者的看法成它的终结。时至今日,让我们再翻开这段历史仔细地去思索,就不难发现,维新运动的失败,只是改造中国方式方法上的失败,但它却难能可贵地成为开创改造中国国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对于1933年冯玉祥在中共帮助支持下,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进行收复失地的抗战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史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在同盟军抗战70周年之际,本文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与当时教条主义的中共中央领导和河北省委受苏共中央政策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的影响,犯有严重“左”倾关门主义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现象入手,借鉴系统论、博弈论、应变论等当代理论思想,运用分析、对比和归纳等方法,从指导思想、军事斗争、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力量对比等五个方面,探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症结,为分析研究太平天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提供些许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