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元培先生是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引导者和学术领路人,中国历史上许多电化教育人物和事件都和他有密切联系。他重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中国电化教育搭起了"大电教"的框架;他选拔培养电教人才,创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起草制定教育电影法规,为早期电化教育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将电影等新媒体运用于科学考察与社会教育,为新媒体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早期电化教育的起源及阶段的划分问题却存在很大分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并有着基于教育电影的大教育取向特点。早期电化教育萌芽于幻仙影戏公司,发轫于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政府官营机构和提倡新学的大学。本研究以"血花剧社"电影部(最早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电影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上海大夏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梳理了它们在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呈现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后,结合对目前一些学者关于电化教育诞生与阶段划分观点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资源,但是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断层",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源丢失了,甚至被遗忘和埋没了。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尤其是对电化教育中国之路的总结、反思和继承,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而且对新世纪探索教育技术实践和理论的中国之路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电影作为"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一种教育工具文体和教育实施方式,在"开民智"的时代主题之下,以其"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与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社会教育的一大利器,催生了早期电化教育的萌生和发展。文章通过检索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挖掘整理散落的零星史料,去伪存真,鉴别求证,进而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图景,以佐证江苏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发源地、江苏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贡献了多个"第一"、江苏在教育电影的创立和推进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电教先驱的历史智慧,为当下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31日,"教育现代化的继往与开来——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孙明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研讨会"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诞生地和"摇篮"——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当年金陵大学校园)隆重召开。孙明经先生是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早期电影和播音教育的学科奠基人,在电化教育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深远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舒新城先生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重要理论家,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电化教育观、人才培养观、电影教学法至今读来仍颇具新意。然而,舒新城先生如同那段被遗忘的历史一样,鲜为人知。本文对舒新城先生的电教精神及贡献进行了解析,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电教先驱,了解早期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一段尘封的历史中挖掘和筛选出大量丰富、珍贵的史料和案例,生动地展现了以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业及其创始人孙明经教授为代表的我国早期"电教人"在探索和开创影音教育中国之路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和杰出贡献,并将其置身于历史的长河,放到与世界同行展开的国际比较中,系统概括了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四方面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在深刻地时代反思中揭示了我国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历史"断层"及其对专业建设、发展的影响。作者强调,我国教育技术学要想抓住当前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就必须彻底突破单纯媒体、技术导向的狭窄眼界,重视从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珍贵历史资源中汲取继往开来之教育智慧,尤其要学习和继承孙明经等老一辈优秀电教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广阔胸怀,加强与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的深度结合,打通与高水平影视专业的壁垒,与计算机、互联网等专业展开高层次合作,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专家展开平等对话,克服自我封闭、"自说自话",真正确立大教育观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和专业建设新思路、大手笔。只有这样,才能在21世纪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舞台上作出中国学者之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杜维涛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第一位专职行政主管与执行者,也是戴尔"经验之塔"的中国首介者,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有着重要影响。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明确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国营模式与教育定位,并始终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中探索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运动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代社会教育运动的四个不同发展阶段各自孕育了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的早期电化教育。为更深入了解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近代社会教育运动对早期电化教育实践活动、人才培养、行政机构、著作刊物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发展逻辑是:现代教育与现代媒体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推动电化教育完整领域的形成。电化教育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功能的现代教育方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促进了文化生产方式和媒体技术应用的双重变革。  相似文献   

11.
1936年,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修科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诞生。十年后,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成立。本文分析了两所院校的历史沿革过程,阐述了两所学院创办早期电化教育专业的历史经过及其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要素,并简要分析了它们所创办的电化教育专业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从CNKI期刊网上检索到的相关文章有《8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与逻辑》和《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等。相关著作有南国农先生编著的《中国电化教育史》,吴在扬主编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和为数不多的地方电化教育史。这些论文和著作,对电化教育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三段论、四段论和五段论。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生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13个春秋。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上也书写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文章在收集、整理、拍摄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扼要介绍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概貌并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延安时期48项有代表性的电化教育事件。然后从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延安时期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及其特点,即:党的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奠定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友人的帮助,带来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曙光;电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夯实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电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确保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推广;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化教育著作教材的出版与电教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采纳与扩散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教育家陶行知从美国归来后,他大力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全民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国人能够"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并借助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知识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发展历史为研究内容,以早期个人采纳和推广、早期区域性采纳和推广、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广与扩散、高校专业发展中的推广与扩散为研究线索,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试图发现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在不同时期创新采纳和推广扩散的特征.为后续创新推广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其经验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两次高潮,首次聚集于教育电影,二次则对电化教育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论认识,并形成了以大教育、影音技术与影音艺术为基础的经验体系。对这些历史财富进行整理与解析,有助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新世纪的反思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述了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情况,之后从发端、动力、着眼点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最后提出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从媒体工具论到朴素的媒体改造论”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8.
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经是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文对孙明经的生平、电教观、人才培养观进行了阐述和评价,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历史的启示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文章聚焦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术发展,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学术发展规律。通过对从网络数据库、其他研究者以及实体图书馆等渠道收集的民国时期有关电化教育的期刊、著作、报告以及政府文件等史料的分析和解读,认为民国时期我国电化教育学术研究经历了幻灯教学理论的形成(1912—1932年)、中国特色五论电影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1932—1937年)、中国独特电化教育学术领域的形成(1937—1949年)三个发展阶段;是由幻灯、电影和播音技术推动的,由价值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构成的研究螺旋;技术更新与进步、教育思潮和理念的涌现、电化教育的实践需求是学术发展的三个动力;体现出紧扣国家社会需求、注重实践研究、具有国际视野和历史自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继往开来再塑辉煌──祝贺中央电化教育馆建馆20周年潘克明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中央电化教育馆迎来了建馆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一喜庆之日,既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全体工作人员的节日,也是全国广大电化教育工作者和全国各级各类电化教育机构的共同节日。在此,让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