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论及的知情权是指宪法意义上人民对政府的知情权。知情权的产生又促使政府制定信息公开法 ,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也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已经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政府在实施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过程中 ,除了实施电子政府、网上政务公开等措施外 ,还有一项就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在西方国家十分普遍 ,它是推动政务公开透明 ,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非典之后,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正式建立。10年来,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在历练中逐渐趋于成熟,而政府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信息发布是否及时、透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知情权能否得到满足,从而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由此,本文试图对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前后我国政府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究我国新闻发布制度与策略的进步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变迁》一书,研究的是2003-2013年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小断代史 以2003年作为起点的逻辑,自然与SARS危机相关,这场危机不仅在社会实践上有暂时性、全面性的民众恐慌,还有信息传播方面较为长久的政府公信力危机,而且,面对的不仅有来自国内民众的压力,还有国际社会的压力 这大概是中国大步跨入全球化之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规模信息压力,由于前期信息、失实造成了公信力危机,后期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借助国际权威组织来共同面对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府部门及许多企业都相继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信息发布机制,在许多政府与企业的干部培训中,都会设置"如何应对媒体""如何进行危机传播"等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政府和企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尤其在危机状态下如何引导舆论,主导话语权,有效地影响媒体,进而影响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新闻发布效果评估是目前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全面提升新闻发布绩效的重要环节.西方学者在风险社会与风险沟通、危机传播与政府危机公关、政府绩效评估等诸多方面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不同的理论架构相对于现实操作层面而言分别具有不同的关切点,风险社会与风险沟通理论着重于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警、预防与应对准备,危机传播与政府危机公关理论着重于事件进程中的危机应对与处置,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着重于事件结束后的恢复与学习效能.三个层面的相关理论共同为建构政府新闻发布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导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旧媒体舆论相互交融、重叠感应,使得相当一部分偏居一隅的特定事件迅速酝酿"发酵"成为危机事态.如何应对,如何解危将极大地考验着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 一、危机视阈下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呈现的新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分解、激化导致公共危机事件频发.针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新闻发布在意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树立危机视阈理念,科学认识新闻发布传播理念、功能的新变化,是政府沉着应对的良策.  相似文献   

7.
郭平 《记者摇篮》2005,(2):16-17
自“非典”危机以来,如何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保持舆论的引导力成为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化和新闻改革的一个焦点话题。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及部门开始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政府信息发布正在迈向制度化。建立成熟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新闻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 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此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这说明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直接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使政府的活动更加易于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张悦 《新闻世界》2013,(5):106-107
政府公信力与公众知情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造成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的原因主要是公众知情权未得到满足、"官本位"思想和地方保护主义、媒体话语权缺失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媒体、公众三方需要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阳光政府"、完善突发事件发布机制,媒体要迅速准确传播信息,把握舆论导向,公众则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长足进展,特别是技术方面多有起色,如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发布过程举手投足的具体细节、新闻发布从职务行为向职业行为转化等.其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作出了开创性工作,为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培训了一批新闻发言人.不过,目前政府新闻发布在技术日臻完善之际,也需要或者说更需要反思普遍的"去政治化"倾向.因为,我们的基本观点和判断是,政府新闻发布的成败除了取决于某句话是否得体、某个动作是否得当等技术性操作,更在于宏观层面的政治性命题,如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人民共和国属于人民.当年周恩来领导重庆或南京中共代表团,同蒋介石政府在新闻发布上斗智斗勇,从而取得天下归心的卓越效果,归根结底拼的不是技术而是政治.同样,美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样板,并不在于技高一筹,而在于政治层面把握着民主自由的政治话语权.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总是受制于根本的政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While many agree that society as a whol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education, health care, patients, and policy makers would benefit tremendously from making access to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data freely available to students, researchers, physicians and even the public,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m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the author-pays journal model to publish in open access journals remain unanswered, especially since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APCs) fund peer review and publishing costs. Unlike the subscriber-pays traditional publishing model, the inherent interest in charging authors APCs as publication costs to have their work peer reviewed by experts in their field raises many concerns including the potential abuse by predatory publishers who may spot opportunities for profit, the objectivity and credibility of peer review, and the viability of this model in the light of rapidly evolving publishing practices and venues. In this piece, we discuss some challenges that may 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the author-pays journal publishing model, evolving the “publish or perish” into a “pay to publish or perish” model.  相似文献   

13.
科学交流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科学交流的障碍及应对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科学交流规范、科学交流平台、管理与政策环境等问题。认为加强科学不端行为的防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而理想的科学交流模式必将构筑在理想的现代化技术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和人才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理想的管理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对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型图书馆和Blog的特点,指出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本质是建立一种全体馆员主动参与、共同进步的协作式学习模式;以Blog为平台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可以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良好开放的、资源共享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值得在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以人物访谈的形式,探讨了图书馆管理、馆藏空间、学科服务、特色资源建设和图书馆未来发展空间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论兼听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兼听权是一项古老的动物性权利 ,因其太古老而不易被伤害 ,因其不易被伤害而被忽视。广播媒介产生以后 ,加之东西意识形态的对立 ,国际传播领域形成一座座信息围城 ;围城内公众的兼听权遭遇到从未有过的侵害。近年全球范围的恐怖主义泛滥与兼听权的丧失息息相关。兼听权到了写进世界人权委员会文件中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ndian scholarly publishing market in terms of the demographics, market verticals, research institutions, sources and patterns of funding, and the burgeoning potential of the globalised Indian economy. It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for entry of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nd tried and tested business models. The analysis covers the nuances of the growth drivers and inhibitors, the current success and status of existing players, and the key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20.
刘涛 《图书馆学刊》2003,25(Z1):81-82
通过论述搜索引擎的定义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