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暗示是指权威者用语言、体态、环境对受示者直接影响的过程。3岁以下的婴幼儿处于潜意识阶段,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取决于成人的评价,即:他接触最多、最亲密的父母、爷爷、奶奶等的评价。丰富的面部表情、生动的肢体语言等的暗示易使孩子接受、消化,变为自己的行动。通过暗示手段,可使幼儿在道德意志、情感行为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丹 《父母必读》2012,(2):126-127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更健康地发展.可以尝试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用传递积极、健康取向的观念替代疾病取向的暗示。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  相似文献   

4.
奚延华 《教书育人》2001,(11):31-32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某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接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又沾染上了不少坏习惯。为了使他们成为标准的美国军人,训练营的军官并不是靠强制纪律,而是印发一些家信要新兵们阅读,然后学着写。信的内容无非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起刷牙,夜晚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放置有序,天冷开窗睡觉等等。说也奇怪,不久这批新兵果真克服了原先的坏习惯,军营整齐,精神焕发,训练刻苦,待人接物礼貌周到,个人卫生合乎条令。为何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其奥秘在于军官运用了心理暗示法。 心理…  相似文献   

5.
在路上 《家长》2011,(2):60-61
一张张不负责任的“乌鸦嘴”。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轨迹,甚至使孩子与父母、老师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6.
闫涛 《中华家教》2012,(4):34-35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人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  相似文献   

7.
木雨 《家长》2011,(7):36-37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社会运转的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许多选择与挑战,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不同程度上的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同时,由于学生未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愿望,致使家长对学生教育简单粗暴,从而导致家长心理不健康,以致影响学生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谈"心理暗示"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某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接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又沾染上了不少坏习惯。为了使他们成为标准的美国军人,训练营的军官并不是靠强制纪律,而是印发一些家信要新兵们阅读,然后学着写。信的内容无非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例如每天早起刷牙,夜晚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放置有序,天冷开窗睡觉等等。说也奇怪,不久这批新兵果真克服了原先的坏习惯,军容整齐,精神焕发,训练刻苦,待人接物礼貌周到,个人卫生合乎条令。为何会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其奥秘在于军官运用了心理暗示法。心…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我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整天盯着孩子学习、做作业,而是从一开始就对家人和客人说:“我女儿的学习从来不用我管,她每天放学回家总是放下书包先做作业,不做完作业从来不玩。”刚开始,孩子只是为了得到表扬回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先写作业。  相似文献   

11.
教育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及功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教育暗示规律,能够促使教育对象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与有意识心理倾向有机结合,发挥教育活动的最优效应。  相似文献   

12.
心理暗示教育的七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芳琳 《教书育人》2000,(13):37-37
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着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力,在有效信息源的刺激和触动下,人的大脑皮层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着往后的思想和日常行为。因此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教育,其效果颇为显著。 学生的心理因素千差万别,利用心理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注意因人定法。本文试介绍七种心理暗示教育的途径,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途径一:巧设“中介”。有一位教师曾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严肃认真地向几个自认为自己缺乏学美术天赋的学生透露一个“秘密”:有几位学术水平很高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14.
张小霞 《文教资料》2014,(6):120-121
家长教育倦怠使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变得消极与压抑,希望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影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与信心。本文主要研究了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和生活学习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得出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与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并基于此给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倦怠心理调节,家庭教育专业化。以及学校社会网络支持的几点消除家长教育倦怠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暗示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渠道和途径,也是自我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心理暗示的定义以及心理暗示的分类,阐述了心理暗示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讨了利用心理暗示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用好暗示教育意义非凡.本文着重论述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17.
解决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较差问题的关键是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系统分析心理暗示概念、分类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即构建多元化的暗示源网络、选择合适的心理暗示类型和注重心理暗示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温志旺 《今日教育》2011,(10):48-49
教育是纯美的蓝天,这片蓝天是由每个孩子的美好心灵编织的。暗示无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天底下的老师们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吧。  相似文献   

19.
杨月龙 《家长》2009,(5):27-29
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的希望,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受到别人的鼓励,更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也就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曾令很多经历过传统中国教育的中国家长羡慕不已。但美国人对孩子的某些鼓励,也会令中国人感到匪夷所思。当中国人在探讨动画片《海绵宝宝》是否真的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令其养成幻想联翩、注意力不集中等坏习惯时,美国人其实正在鼓励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