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思潮,它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灭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发展现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虽然该理论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但是其中积极的方面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生态社会主义兴起于西方社会的绿色运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思维逻辑,以生态危机为视角,对现当代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批判,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这对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有盲目追求西方工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经济发展未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存在"大量消费"现象,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生态帝国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等几方面。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可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树立"合理消费"新理念,提高大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公民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反对生态帝国主义、积极进行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这四条路径探索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思潮,该思潮以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虽然该理论脱离实际而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但是其中积极的方面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政治报告,昭显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认识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力和驱动力。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保障。因而,从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文化基因、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进行三维解读,是未来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发展适度经济增长模式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虽然该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对我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值得认真玩味的:一方面,人类的科技与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物质财富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人类也开始饱尝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生态环境危机四伏。由此,形成人类有史以来波澜壮阔的旨在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绿色思潮。其中,绿色经典文献以其宏阔的前瞻视野、宽泛的生态关怀、精辟的逻辑透视和深层的哲学把握,成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层考察,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左翼社会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一种以建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社会需要为目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该理论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亍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生态文明观后逐步形成的。其内涵丰富,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本文通过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本文将这些论述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思想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二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思想是对民生理论的创新;三是系统工程思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四是制度化、法治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当前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因为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形成,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观对指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向和彰显中国的国际社会生态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赞 《天中学刊》2008,23(1):31-32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新思潮,它以保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宗旨,把解除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内容.生态社会主义具有两大突出特征:"红色绿党"和"绿色乌托邦".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回应,但实质上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是伴随着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从探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出发,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致力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勾画出了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价值图景,这一图景一方面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思潮的理论家受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局限和自身理论的不足,其价值理想最终陷入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紧迫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从理论探索到制度实践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等问题,对这些难题的化解将是今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源于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建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满足新型社会需要为目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生态问题、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基础、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取得显著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