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意为身体或精神上的力量或能量。课堂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因人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1)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每一个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每一个学生,真正关  相似文献   

2.
"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跳出"围墙",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跳出“围墙”,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而建构主义教育学说则注重怎样去培养学生的个性,怎样挖掘学生潜能,它还强调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强调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注重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动手...  相似文献   

6.
林义河 《教师》2015,(2):62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笔者以为,只有构建尊重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平台,让民主教学植根语文课堂,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一、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性发展1.要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一定的学习潜能,都拥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动的艺术,是最活跃、最吸引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教育——一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格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进行教学,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指南,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一、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首先在教学中应改变旧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愉…  相似文献   

8.
廖红平 《考试周刊》2009,(9):232-232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  相似文献   

9.
卢秀珍 《考试周刊》2014,(82):80-8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总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给目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鲜的活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为此,我们要理性地面对课改,注重课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实施,给目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鲜的活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为此,我们要理性地面对课改,注重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益。作为英语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英语课堂上让每一个生命享受到阳光的沐浴,得到心灵的浸润、智慧的启迪,英语课堂必定会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课程理念下重构生命课堂,叶澜教授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知识只是手段,为生命发展服务、促进师生发展才是目的、才是根本。尊重人的个性,努力使每一个人发展成长,是教育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益。作为英语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英语课堂上让每一个生命享受到阳光的沐浴,得到心灵的浸润、智慧的启迪,英语课堂必定会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自我,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席亚 《甘肃教育》2014,(3):75-75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见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语文,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就很难形成语文能力。但小学生究竟该练习什么,练习多少为宜,这是个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去探究的问题。一、尊重个体,发挥学生主体性语文教学,学生应是“学”的主体,“练”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把思考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把想象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给学生评价,学会价值判断,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和负责精神;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发展,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学语文》2013,(2):6-9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纠正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不良风气,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笔者认为迫切需要总结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