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字的背后是什么?当我们面对着一篇陌生的文字,心里一定会存有一份期待。而当我们沉浸其间,与文字潜心会话之后,也一定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豁然开朗或心有所悟的感觉。这种感觉无疑是美妙的,它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无疑也应该教会学生这种本领,让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知道有拼音文字的时候,就一定会想到方块汉字的难。"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这样认为,"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做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这种观点未免失之公正,但是方块汉字的难学却是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则无疑是赋予其一条崭新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少,理性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即使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老师也总感觉无处下手。而孩子们在粗略的感受了文本美妙的插图.朗朗上口的文字后。再也提不起任何的兴趣,更别说走进文字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故事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4.
长得帅、亲切,甚至还有细腻的心思,Nichkhun的确是一个自体就能发光的个体。通过2PM,我们可以看到他音乐上的成长。通过综艺,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可爱。然而看了下面的文字,你一定会更加看到他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5.
当读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这样的语句时,即使我们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也能感受到其中作品的睿智与空灵。当读到~个考生在写《我的父亲》的第一句就是“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父亲的儿子是我”的时候,那充溢着自豪的神情就在我们面前展露无疑。纵观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从论证结构上说,都能做到安排合理,但总是给人一种平淡得像喝白开水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语言。语言是作文最直露的脸面、最直观的服饰,最直接的感觉,好的作文,总是有一些神来之笔,一些充满魅力的语言总给人妙语连珠之感。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语言充满魅力呢?我们不妨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这次我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就在这些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最后的效果感觉也还可以。任何一堂课,当我们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下问题,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7.
浅谈手风琴乐感的培养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风琴的音乐魅力在于“情”与“琴”的结合,这种音乐感觉对于学习和演奏手风琴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和演奏中,我们必须产在意培养和提高这种音乐感觉,方法是把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的学习同步化;自我欣赏倾听自己的琴声;恰到好处地控制间箱来取得手风琴音乐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音乐课更有魅力,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们懂得聆听,如何让学生们喜欢歌唱等等,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紧凑和巧妙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不知不觉的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运用丰富的语言、灵动的教态和适当的手势语去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歌唱。利用现代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通过不同的影像画面让学生听到动听的旋律、和优美的舞蹈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改善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创优的机会和当一回老师的机会,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格外的认真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何谓课堂     
课堂是展示问题的广场。当学生怀揣着问题走进课堂,问号无疑是知识广场上最为亲切的向导:当教师准备着问题展开教学,问号可能是探究行程中最具魅力的交会。教材只是一个范例,课堂也只是一方阵地,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这一个”的形象“站立”起来。课堂是暴露问题的广场,课堂也是呈现个性和多元智能的现场。  相似文献   

10.
潘向黎 《新读写》2009,(6):58-58
行走在一行行文字中,深深浅浅的脚印,磕磕绊绊的步履,仿佛阅读是生命的一种苦难。瑰丽迷人的书山,路在何方?浪花激越的书海,舟在何处?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书山书海?作者为我们作了解答,相信我们读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读书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让学习者接近文字、理解文字、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的教材中有那么多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优秀篇章,我们中华五千年有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语文教师不是有责任在一个人学习的最好时机——学生时期做好我们的母语教学工作吗?相信每个有责任感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想利用好这短短的六年时间,用最简单、平实的方法给学  相似文献   

12.
当化学学科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当学生对化学学科感觉越来越难,当学生在选科时离化学越来越远,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越发觉得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字都是人们进行实践的工具,它既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中介,也是我们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凭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领悟能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行课本中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悲剧无疑是世上“最高的艺术”,它那种因美的毁灭所激荡起来的感情之流,是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它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尝试着在教学中去体味它、表述它,并希望由此而使学生也受到熏陶……   曾经听过一堂《祝福》公开课,在学生简单地复述了情节之后,教师就人物形象作理性分析。教学结束后,我们在黑板上看到了这么一些结论性文字:做稳了奴隶的满足、消极反抗、迷信愚昧……深刻之极以至到了冷酷无情的地步 !课后,我们理应得到的同情、怜悯等悲剧美感荡然无存,留下的恐怕只有恐惧——因悲剧主人公再次遭到不公而战栗。   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来绘图,可以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他们动手动脑,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文字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只有当人们了解了这种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正确含义,才能感觉和认识文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绘图,事实上就促使学生要围绕一定的目标.反复去阅读,揣摩课文,从而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而又能切实感受到的,也可以说是学校的氛围或风气。这种感觉是学校最具个性的“文化标识”,来不得半点修饰和掩饰,它永远真实、自然、生动,它把学校最深层的秘密都悄悄地透露给了大家。这就是学校表情。  相似文献   

17.
<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事物的这种客观辩证法无疑也决定着人的主观认识的秩序和过程。但在最近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的讨论中,却出现了这样两种见解:一是认为感觉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感觉也不能反映事物的质;一是认为感觉能够反映事物的质,所以,感性认识也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曹文平 《云南教育》2009,(12):28-29
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而又能切实感受到的,也可以说是学校的氛围或风气。这种感觉是学校最具个性、最接近永恒的“文化标识”,来不得半点修饰和掩饰,它永远敞开着真实、自然、生动,它把学校最深层的秘密都悄悄地透露给了你。这,就是“学校表情”。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学校,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而又能切实感受到的,也可以说是学校的氛围或日风气。这种感觉是学校最具个性、最接近永恒的”文化标识”,来不得半点修饰和掩饰,他永远敞开着——真实、自然、生动,它把学校最深层的秘密都悄悄地透露给了你。这——就是学校表情。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世界充满着艺术魅力,古往今来,多少人对着它惊奇叹息。音乐的艺术魅力是音乐家创造的成果。当我们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时,我们一定会受到作品中那种悲哀,压抑和绝望情绪的感染,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柴可夫斯基在作品中抒发了他心中的焦虑和悲怆之情,而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他心灵深处强烈的颤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