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和师生共同操作的一种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方法。一、导学式教学概述导学式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导为主,学为体",强调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开展渐进性的自主学习。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导"上,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提高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的关系,向来是影响师生最终发展的因素。教育教学的中心不仅仅只是学生,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式的"教"可能从某种程度上锻炼了教师的口才;学生为中心、教师作陪衬式的"学"又形成了往学生方一边倒的态势。单纯的以谁为中  相似文献   

3.
史悦亮 《学子》2013,(5):42-43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  相似文献   

4.
葛洪波 《山东教育》2012,(11):25-26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常见的是"问题式"教学代替了"填鸭式"教学,"语言品味式"代替了"教师讲解式"。只是问题讨论和语言品味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师生围绕"教辅资料"互动得"天衣无缝""行云流水",令人无奈。静心想来,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收获了什么?特别是师生以"教辅"为核心,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的无效甚至负  相似文献   

5.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6.
钱红 《儿童音乐》2008,(10):70-7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上教师已经逐渐改变了"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师生"课堂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但笔者深入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师生间的"对话",却发现这些问题和"对话"多是一些近乎形式、机械的问答,基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对话,学生参与课堂也只是浅层的、表面的,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8.
师生人手一本作文本,取名"聊天日记"。封面不署名,教师和学生写好日记后都在文后署上网名。学生的本子上交后,先由教师阅览,并针对日记内容留言。留言内容或呈亲和式,或呈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变成过眼云烟,师生交流、对话的教学方式成为主流。可是,有对话就够了吗?只要对话,课堂就一定活起来了吗?对话了,教师和学生就一定"幸福"了吗?在我看来,不是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刻板地问,学生机械地答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教师将教参上的知识改成问题的形式,接二连三地抛给学生,学生们小组讨论。这样的课堂,看似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是,师生之间缺乏真实的交流,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没有热情、没有兴趣,讨  相似文献   

10.
徐雪松 《考试周刊》2014,(63):59-59
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进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过程及表现进行评价、辨析、反思等。评析式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学实践表明,评析式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师生自身能动特性的有效展示,有助于师生双边沟通活动,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者结合评析式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改要求,就数列章节教学中如何运用评析式教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戴红 《成才之路》2013,(26):54-54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式教学"也逐步形成。对话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这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要用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致有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和互动教学和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本文谈到的教学是以"互动"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论述师生互动的必要性,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师生互动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上发生意外,引发师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是授课教师处理不当,一贯采取严厉批评,或讽刺、挖苦式的教育,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粗暴的教育,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恶化。无奈之下,教师就采取狂风暴雨般"惩罚",把学生赶出教室,殊不知,这样做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冷  相似文献   

14.
梁涛 《湖北教育》2007,(7):8-10
"学导式"语文教学,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读式"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构想。"学导式"教学着眼于师生的双向活动,将师生的双向定位为"学"与"导"。"学导"的"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实践,确认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具有独立性,这是"学导式"教学的核心。"导"是教师的因势利导,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理论设计"学导式"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展开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促进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而在传统课堂中,师生最宝贵的时间大多都被讲授和传递信息占用了,互动的时间很少。为此提出的"翻转式教学"就是想对师生宝贵的教学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将传统课堂的讲授部分改为学生课外自学,将课内时间更多地用在师生互动沟通上。实践证明,"翻转式教学"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三句半"本来是舞台上演出的文艺节目,怎么会和教学扯上关系呢?其实,它和很多师生互动极为相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如教师问:"这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这是苹果。"教师问全班学生:"他回答得对不对啊?"全体学生:"对!"这像不像"三句半"呢?这种师生互动方式到底有没有价值,单单从"三句半"的"半"上就一目了然了。既然学生都知道这个答案,那前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岂不是多此一举吗?因此,像这种"三句半"式的师生互动真的该叫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平等的进行对话。教和学是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师生互动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外的研究者按照师生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行为、师生之间的不同情感以及教师的行为作风、师生行为的对象、行为属性和师生互动方式等划分标准将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教师命令式、民主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和师班互动;等等。而以师生互动中权威的主导地位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师生互动划分为师权型师生互动、生权型师生互动和平等型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学生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起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练习--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下产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所以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阅读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般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往往是形式上的谈话,而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应是用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对话"模式.一、构建平台,创设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