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助词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也是极易出现错误的词。的地得混淆使用在小学生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在此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历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纲)及教科书编写情况,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落脚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从“五四”时期到1955年,白话文中的结构助词de,大抵有四种写法:的、底、地、得。这四种写法,应当说大体上是有分工的,但分工并不明确,并不严格,也没有“深入人心”。我们只要比较一下大家尊为“语言大师”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在那几十年里所写的作品,就不难发现,de的写法没有公认的可以遵循的标准。1956年,教育部正式推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中学语文课开始重视语法教学。大凡1956年至1986年这三十年间的中学生都知道,“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但这一说法19…  相似文献   

4.
虚词的作为定语的标志,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之一,但在语言应用中却易与地、得混用。以《城市信报》为考察对象,归纳出的的误用类型和原因,并在历时层面探究其来源和演变,在共时层面探究其语法功能和固定格式,对辨别的、地、得,以及规范语言文字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安陆方言里,有两个句末助词“得”和“着”,“得”不是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着”也不是普通话里的动态助词,它们都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句末语气词,而且有其特定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V它+数量短语+O”句式的来源是汉语的基本句式SVO在言语运用过程中基于语用的动机而产生的定心移位句式。“V它+数量短语+O”句式逐渐固定化的过程,伴随着“他”从代词到后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章从历时的角度对先秦至六朝汉语中用在及物动词及其宾语之间的“于”的语法性质,功能进行了辨析和考察,指出“于”的这种用法其性质是助词,主要用来舒缓语气,凑足音节,不具备将动宾关系转化为动补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绍斌 《学子》2004,(8):46-46
“语文”一词是解放后才有的。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我国开始兴办“新学”。当时的课程、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只有语文一科所授的仍是古文,当时称“国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文化界大力提倡白话文,“国文”课受到冲击,于是小学开始改设“国语”课,所用的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文章都是白话短文、儿歌、故事等。中学仍开设“国文”课,但白话文的比重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白话作品。30年代后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等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教材,后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中止。1949…  相似文献   

11.
《朱子语类》中助词"将"的用例,其结构共9类,以"动语+将+趋向补语"为最,出现了"动+将+处所补语+趋向补语""动+宾语+将+趋向补语""不+将+动+宾语(趋向补语)"等结构。其属性问题学界有词缀说、介词说和助词说,文章将其定性为助词,语法功能相当于现代汉语"着""了""过"。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一位先生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过一篇《论习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漫论习惯形成的自然性,很有道理。但事物往往是多侧面的.习惯的形成也有可塑性和勇动性的一面。《论习惯》说,文学创作上“恒定”的实现,一半是由于习惯,一半是作家自己的自觉追求。我理解,这似乎也是对习惯的形成具有可塑性和能动性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言的分量逐渐加重的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最近通读了好几种中小学语文教材。有的教材中文言的篇幅几近一半,语文教学要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对付文言。各地中小学开展“读经”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一些论者往往把这视为一个文化回归的可喜现象加以赞扬。但问题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15.
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语文教学讲究的则是听说读写。能听、能说、能读、能写是运用祖国文字的基本要求。在四项要求中,笔者以为“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我们海南的学生和内地比较起来,“说”的能力远远落后,所以加强“说”的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课文中,古汉语结构助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其句子的独立性,构成主谓短语,或作单句中的某种语法成分,或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之”可不必译出。其形式一般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18.
“的”作为结构助词,使用频率极高。放在句中有时似乎可有可无,有时似乎非它不可,有时又因为它的存在(包括位置的不同)而影响句意的表达。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9.
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字句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本认为“着”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状态,具有描写功能,学生的错误用例中的多数源于对此没有很好掌握;“着”的基本用法也受此影响,“着”的教学步骤的连贯性,教学法中突破口的选择都以“着”的基本语法意义为依据,“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都以“着”的基本语法意义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益阳话属于比较典型的湘方言,是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区。从词类、构词法、句法、句型等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益阳方言的结构助词“的”的分布及其格式功能,可见益阳方言与北京话的语法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