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式提出了崭新的"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这标志着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我们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关于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问题;关于建国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要正确处理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围绕全面推进"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邓稼先教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他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为我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他率领研究人员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生前却鲜为人知.历史曾要他隐姓埋名,事业需要他无私奉献,他怀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赤诚的心,怀着对中华民族的真挚的爱,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国防事业中,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存在一种神圣的光焰——中国魂.他用献身的精神,谱写了一篇光辉的史诗.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核裁军和核不扩散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核控制机制逐步建立。该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美苏为保持核均势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和协定,一是为防止核武器扩散而签署的条约及成立的机构等。其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控制机制的核心。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防扩散形势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事业,履行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蔡丽娟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23-25,18
本文根据毛泽东及其同事在历史上的论述,以及中国对待核武器的实践,分析了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认识.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藐视核武器的军事作用,重视其政治作用,并承认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共和国55年前进的步伐,中国核事业走过了光辉灿烂的历程。 中国核事业创建于1955年初。那时,美国凭借对核武器的垄断,动 不动就拿核说事儿,还扬言要核打击。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中国毅然作 出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名师风采     
黄祖洽,192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王里、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核反应堆和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理论设计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195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中国物理(英文版)》主编。  相似文献   

7.
<正>于敏,1926年生。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世纪60年代起,他投身于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氢弹、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等突破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8.
从1955年中国开始决定研制核武器,到1967年成功进行氢弹试验,中国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尽管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首次核试验的核装料发生明显的误判,也低估了中国在热核武器上的能力,但从整体上基本勾勒了中国核武器计划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冰心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一见相知,彼此倾慕,结为终身挚友。俩人互译对方作品,评介推崇对方业绩,为中美友好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可贵贡献。海伦盛赞冰心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的结合是"工合"式幸福婚姻,成就了双方的事业;冰心赞扬斯诺与海伦"才均力敌",埃德加.斯诺的事业,也就是海伦.F.斯诺的事业。两个斯诺,在事业上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黄祖洽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学家.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该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  相似文献   

12.
钱三强——一个在中国几代人心目中闪光的名字。他曾是居里夫妇的学生,与其夫人何泽慧一起发现了举世瞩目的“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曾创建了中国原子能科研基地,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他曾开创了中国核武器事业,组织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这位享誉世界的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技事业卓越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为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殚精竭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原子之父”。  相似文献   

13.
约翰逊政府时期,随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及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美国担心印度可能会因为安全压力而走上发展核武器道路。为阻止印度获得核武器,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从而消除它发展核武器的动机。但是,由于政府内部的分歧,美国逐渐搁置了向印度提供单边安全保证的构想。此后,对于印度试图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获得美苏联合安全保证的设想,美国也并未予以支持。因此,约翰逊政府最终未能解决印度的安全保证问题,而印度则以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借口,正式走上了发展核武器道路。  相似文献   

14.
黄祖洽湖南长沙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该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作了理论计算并纠正了苏联专家设计的临界大小数据.近年来在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及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教育技术又叫"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1978年,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同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中国正式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全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院士,长期从事原子核、反应堆和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并领导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生命教育事业从20世纪末开始引入,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探讨和推广,至21世纪初的2004—2006年达到高潮,辽宁、上海、湖南等省市相继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进入2008年以来,中国内地的生命教育事业明显升温,特别表现在云南省大力实施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生命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至此,生命教育在中国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你们看我的形象和其他人不一样吧?我是搞核武器的!"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吴玉琪大校说。全场顿时静了下来。吴教授没有一根头发,穿着军装站在清华大学三教的讲台上,下面坐着200多个清华大一新生,"我给将军们讲,也到其他大学讲,但在清华大学讲核武器不一样1 23个‘两弹一星元勋',清华占14个!",场下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9.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的职业化是在同内外环境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辉煌的背后充满了辛酸。"中艺"的历史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剧运的一个缩影,剧本荒与政府监控、市侩风与募捐演出,这是干扰"中艺"演剧事业的重要因素,"中艺"的剧目建设是这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中艺"仍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进头脑"的内涵及特点,指出"进头脑"的关键是"三贴近",并着重探析了"进头脑"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