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演示实验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由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相关原理的解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中,概念多:机械运动、参照物、研究对象的确定、动与静、快与慢、平均速度的测量等,重点是机械运动概念的建立,难点是相对静止的条件.学生思维定势也给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尽管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片,但学生由于刚学习物理,难于接受和理解.如果能恰当地利用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操作等进行细心的观察,形成丰富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八章的<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一节中,氢氧化钠跟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课本中仅介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没有设计相关的演示实验.教师教这个知识点时仅从文字和符号上进行讲述和书写,学生感到既乏味又十分抽象,造成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利用现有的器材和学生已有的初中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此实验趣味性强、操作方便、简单直观、原理清楚、现象明显、材料易得,实验演示时间极短,成功率高,便于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 “萘的熔解过程”实验是初中热学中研究物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实验。要使学生认识、理解晶体在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通常多用萘来做。它是研究物态变化的突破口。因此,教材既安排了演示实验,又编排了学生实验。这个实验的教学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这个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次结合实验用图线法研究物理规律的实验,涉及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等很多内容。加之实验过程比较长,把握不好又难以成功,所以它又是初中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中涉及到许多抽象、微观、难以用实验演示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实验器材要求较高,且不易操作,甚至有很大的危险性,教师和学生无法用实验来演示和验证.利用多媒体实验,模拟动态过程,辅助实验教学,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规律.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多媒体实验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是在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由教师做给学生看的示范实验。仪器比较简单;现象鲜明直观;做法灵活而规范.符合教学原则。美妙有趣的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形象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可以说演示实验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演示实验在引导学生体验物理情景、进行观察思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演示实验的直观(实验现象体现出物理过程的直观)、清楚(演示的物理现象清楚,可视范围大)、简单(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基本原则,笔者对一些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八章的《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一节中,氢氧化钠跟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课本中仅介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没有设计相关的演示实验。教师教这个知识点时仅从文字和符号上进行讲述和书写,学生感到既乏味又十分抽象,造成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利用现有的器材和学生已有的初中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此实验趣味性强、操作方便、简单直观、原理清楚、现象明显、材料易得,实验演示时间极短,成功率高,便于教…  相似文献   

8.
单锦浦 《物理教师》2001,22(7):29-29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光的反射”一节和沪科版第一册第十四章“光的反射”一节教学中,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很多教师采取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的教学模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一般学校的演示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多为工厂制造或由学校统一制作,学生自己实际动手的能力无法得以表现,不利于推广和加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物态变化问题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同时部分学生在此类知识点的掌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实例,对物态变化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做了相关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演示实验教学是把各种事物的现象以直观的手段显现出来的课堂教学形式.演示的现象清晰生动,演示的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稍纵即逝或缓慢变迁的现象,通过演示的手段直观生动地作用于学生感官,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其常见形式有:①启发性演示实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②巩固性演示实验,先讲授教学内容,再观察实验现象;③扩展性演示实验,扩大学生对一些重要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④示教性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1.
吴晓敏 《考试周刊》2010,(49):205-206
一、用探究性实验突破难点 渗透吸水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的一个的重点和难点实验,该知识点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由于很多学生对原理理解不清楚,故试题的正确率较低。为了加深对渗透原理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教材实验进行了改进,把《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改为探究试验,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重点,教材中所示方法并不直观,演示步骤多,学生思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笔者依据浮力的原理,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采用简单直观的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不如其他物态变化那样容易被注意到,学生对升华凝华现象感到陌生也就不足为奇了。"萘"的升华凝华是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较难操作的实验之一,不要说是学生分组,即使是教师演示也不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14.
郑曙辉 《物理教师》2003,24(4):24-25
在高中物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教材第 1 9章“电磁场和电磁波”第三节“电磁场”这节内容中 ,学生对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条核心内容 :( 1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 2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都能接受 ,但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 .而通常教师在教学中也只对“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个结论用实验验证 .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大多数采用理论分析说明 ,灌输给学生 .教材及教参中也没有演示实验介绍 ,学生无法看到直观的演示现象 ,这样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笔者分析原因认为 :教材及教参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没有实验介绍…  相似文献   

15.
许金兰 《物理教师》2010,31(9):28-29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常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而实验的可见度,特别是演示实验的可见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但中学物理实验室现有的许多实验仪器,主要是用于学生的分组实验,如果用于演示实验,学生很难看清楚实验器材的结构、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特别是坐在后排的学生常常是望眼欲穿.近年来笔者对实验的可见度进行了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物态变化中包含了“雨”、“露”、“霜”、“雪”等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水的三态变化也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火箭中用的液态氢燃料 ,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有关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 ,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索自然规律 ,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一、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从“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其中的物态变化。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7.
杜跃忠  姜芳 《物理教师》2000,21(4):20-21
楞次定律及应用是电磁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和探索实验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的三个实验,能够较好地突破关键,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又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1自绕线圈探索推导楞次定律 教材推导楞次定律演示实验用的是线圈与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如图1),然后将磁铁N或S极插入或拔出,根据指针偏转方向确定感应电流方向,再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通量的阻碍关系.这个实验虽然使用大型演示灵敏电流表,但对于离得较远的学生看得还是不很清晰.若将这个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并自绕线圈,…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物理因素过多或实验现象瞬间结束,会导致学生没看清或来不及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不明显,导致学生不能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大部分物理知识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些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谈谈利用信息技术如何突破这些初中物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或原理理解的重要环节。而演示的现象的好坏将对学生造成直观上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进而会对学  相似文献   

20.
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可见度大、现象清晰的演示实验,不仅能为学生积累生动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形象、直观地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和物理现象的规律,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多年来,笔者通过对一些演示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反复实践,有了一些新的做法和深刻体会,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下面就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焦耳定律"实验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