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赵树理的《套不住的手》,是一篇内容切实,文字朴素的短篇小说。它通过一双闲不住的手的真切描绘,创造了勤劳质朴的陈秉正这样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全篇情节单纯,只是选择了日常劳动中的几个片断表达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小说中的陈秉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年龄来说,他已年过古稀,按通常惯例早就可以  相似文献   

2.
这篇小说,高中学生一般具有自学的能力。因此,作为教材,重点应放在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上。具体要求是:理解小说主人公形象的典型意义;学习抓住特征加以细致刻划的写人方法;进行笔写和口讲的课堂练习。一《套不住的手》的主人公陈秉正是个真正的实干家。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一双手,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生活,对劳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英雄形象。陈秉正是个古稀老人。他靠一双勤劳的手创  相似文献   

3.
《荷花淀》是老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篇小说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使地区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几个青年劳动妇女在战争中成长的故事,表现了她们勤劳智慧,开朗乐观,奋发勇敢的性格,歌颂了抗日根据地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篇小说从发表到现在,近四十年了,但现在读来,依然如嚼橄揽,其味醇香,余味无穷。用心去咀嚼赏析,这篇作品在小说当中堪称一块精雕细刻的美玉,读起来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描绘生活细致、真实;人物对话简洁传神,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用音乐的旋律,一张一弛地处理景物,…  相似文献   

4.
夹叙夹议、情真意挚是《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特点之一,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在这篇简洁朴素的优秀散文里,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一生,讴歌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继续革命,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当我们读着这篇优秀散文时,不但使我们看到了作者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  相似文献   

5.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34):40-42
反映矿工苦难的少年短篇小说《血色金沙》在《儿童文学》刊出后,有读者问我:这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有没有人物原型?我告诉他们,故事纯属虚构,人物原型嘛也算有一个吧。写这篇小说的缘起我还清晰记得,那是个深秋的下午,在一个十分荒僻的老渡口上,我无意间遇见了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衣衫褴褛,泥水狼藉,一双破旧的高筒靴套在脚上,走起路来可以听到鞋筒里汩汩的水响。他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满脸无奈,目光里充满凄凉与仇恨。算年纪他不过三十出头,但表面看去却已成了半百老汉。他是从陕西的一个私营金矿里逃回来的……他那副样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  相似文献   

6.
“这让俺们说啥才好呢!真是人民警察爱人民啊……”李老汉拉着警察的手不住地摇晃着、感谢着。这是2007年3月的一天.辽宁省铁岭市柏榆乡村民李文忠一家人,向资助他女儿上学的柏榆乡派出所所长刘文刚一个劲地表示感谢的小镜头。  相似文献   

7.
小说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主题。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允许进行艺术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和真实人物不同。他是作者虚构的,而这种虚构的人物来自小说作者的心灵之中,是融有作者的血肉、灵魂、性格、气质的“臆造”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小说的国度里,这个国度是一个叙述者与创造者合而为一的世界,他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一种是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来衬托、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除了大量运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思想感情外,还有不少动作描写也能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是通过“手”来表现的。手具有着丰富的表现力:高兴时拍手鼓掌,愤怒时捏紧拳头,思考时频拍脑门,焦躁时不住搓手……,手不仅有如此表现力,它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以下作用:一、“手”能揭示作品主题鲁迅小说《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作者是这样写他的:当孔乙己到酒店喝酒时,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商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出”是用手一枚一枚地数着放在…  相似文献   

9.
谢惠敏已经是一个遐迩皆知的文学形象,她已经被用来作为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名。在《班主任》这篇仅有一万五千字的小说里,直接描写谢惠敏的地方其实是比较少的。她所占的篇幅不但不能与张俊石老师相比,甚至不比宋宝琦多。她的名字最初出现,是在第三节的末尾一句。作者主要是在第四节和第五节里写到她。在这里,作者主要采用了小说创作中一个传统的写法——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来描绘那个人物的形象,同时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收到如同前人所说的“一击两鸣”的效果。作者是通过张俊石老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不同,在意识流文学里,人物内心活动仿佛是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李想”“他自忖”之类的导语;这些内心描写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分析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人们常常把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景物环境的描写作为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来加以分析和肯定。当然,这两点是这篇小说的重要的艺术特点,但对小说仅作如是分析是不够的。我以为这篇小说另一个更重要、更突出的特点,应该是通篇对比、通篇衬托手  相似文献   

12.
舍伍德安德森的《手》是其小说集《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中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深入人物的精神层面.塑造了一位孤独远离人群的怪诞人——飞翼比德鲍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写作风格,来阐释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反应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小说《卖蟹》以其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都很有特色,相当精彩。其中,对人物的笑描写得更是精妙绝伦,极其传神,很值得品味。这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卖蟹小姑娘、过滤嘴和旱烟袋。为了刻画这些人物形象,作者在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的同时,始终抓住“笑”这个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面部表情的词语,进行描绘。小说前后对各种人物的笑的描写共二十多处,成为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这些描写自始至终,前…  相似文献   

14.
《变色龙》是一篇讽刺性极强的小说。作者契诃夫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然而在这篇小说中,还有一个易为读者忽略的人物——巡警叶尔德林。他虽然不是小说重点描写的对象,作者对他的描写简单到只作三言两语的交代,但他却是一个十分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来揭示的,而肖像描写,则是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祝福》一文中,作者塑造祥林嫂这个生活在旧中国的被践踏、被愚弄、被委弃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  相似文献   

16.
《风景谈》这篇散文是茅盾先生一九四○年延安之行后所写的一篇观感。这篇散文的思想境界很高,语言艺术水平亦很高。一、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人物、事物和景物作者在描绘人物、事物和景物时,多用具体、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被描绘的对象鲜明可见,如在  相似文献   

17.
《花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一册,作者贾大山)与《卖蟹》(初中语文第六册,作者王润滋)这两篇小说,人物设计与艺术构思都很相近,但人物个性却都很鲜明,情节也都曲折生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小说创作的画廊里可谓珠联壁合。这两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三个。主人公都是一个姑娘。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药》是鲁迅先生"五四"时期的一篇力作。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凭借深刻的艺术思想和驾驭语言的纯熟功力,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布局谋篇意蕴精深。其技法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的小说里 ,《社戏》是很别致的一篇。鲁迅的小说最深刻地反映旧中国民生的痛苦和国民精神的麻木。他写的知识分子也都在孤独和郁闷中终了一生。鲁迅在小说里使用的笔调 ,是严峻、冷静而低沉、压抑的 ,几乎使读者喘不过气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共收25篇 ,都是如此。可以说只有《社戏》是另一个笔调。这里面写出了农民的淳厚朴实 ,农村儿童的天真友好。鲁迅自己说过 ,他在小说里很少写景 ,而这一篇里写景却是较多的。江南水乡的月夜 ,在此篇中有极精彩的描绘 ,读者不可不细细品味这种小说中写景的上品。社戏是绍兴地方的农…  相似文献   

20.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