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初步探讨社区体育的发展思路。建议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与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分层策略,并且发挥中间阶层社区居民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层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学校健康体育的发展也随之体现出资源分配与师资力量等影响因素的普遍差异。基于这一学校体育发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尝试引入社会分层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学校健康体育发展的现状,从办学主体、城乡差别、重点层次和区域位置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上流阶层学校自治型发展、中流阶层学校内外共生型发展、贫困阶层学校政府扶持型发展"的学校健康体育非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区治理"三社联动"模式已由地方实践探索上升至国家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式,对深入推进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模式创新具有借鉴价值。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社区青少年体育"三社联动"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实践经验与限度、优化策略等展开研究。认为,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三社联动"是以社区青少年体育需求为导向,由社区、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场域社区内合作开展青少年体育治理活动的增能式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需求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体育社会组织驱动型"三社联动"模式,不同类型模式的运行机制不尽相同。当下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以政府驱动型"三社联动"模式为主,而体育社会组织驱动型"三社联动"模式可能成为转型发展的方向。深入推进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三社联动"改革,不仅需要重构社区青少年体育场域、培育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更重要的是,各行动主体应在场域社区中围绕青少年体育需求,将"三社联动"的协调机制、协作机制与合作机制转化为共同行动,持续深化社区、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间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社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
王兰  王林 《精武》2012,(8):59-60
本研究依据社会资源的有关理论,以社区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走在前列的上海市杨浦区11所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例,探析构建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网络体系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社会分层研究文献的回顾,介绍了体育社会分层的社会性、历史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同时从体育中的社会分层以及社会分层中的体育两个视角讨论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运动参与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公共资源配置的主体矛盾,文章对体育资源供给的公平与冲突进行分析,认为:供给失衡是转型期我国体育资源分配的主要特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体育资源的供给和调控将以政府为主;城市住房用地、经济效益与体育空间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凸显,体育资源供给出现方向性偏差是当前我国体育资源供给的基本态势。体育资源供给的区域、阶层和群体相对公平性差异明显,供给乏力、需求旺盛;弱势群体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存在相对剥削感,公平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供给侧入手改善体育公共资源分配,盘活资源实现有侧重性的分级供给;科学规划社区体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化整为零"转变供给方向;维持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保障中下层群体的权益,通过市场调节激活体育公共资源供给的活力和效率以消解供需矛盾是转型期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居住制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制的形成,也使得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从政治主导型转向利益驱动型,供给模式也从政府单一垄断供给向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多元参与。同时,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应与生产的垂直分离,也让政府从传统的垂直层级管理转向为全方位的监督、规制。在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践中,文章提出要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坚持"底线公平"理念,关注弱势群体,主张以保障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为公平的底线;提出"低端靠保障、中端寻支持、高端找市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社会分层与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逻辑关系,对我国社会结构现状和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观念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社会分层造成了城市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异,不同社会阶层对体育的需求各不相同。最后,文章以底线公平为理念,提出底线以上部分可以实行存量供给,底线以下部分可以实行增量供给。因此,创新理念和策略是实现城市居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体育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不仅是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现实要求,更是回应社区内生态多元需求,提升社区共同体意识和社区自治能力的重要路径。该文通过分析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必然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应然逻辑,最后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与保障模式,以期在体育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提供策略参考、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会组织日益成为体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但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在合作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组织属性、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资源分配、监管反馈仍需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证分析法,对英格兰1998至2018年共4版“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关系协定”的背景、内容、运行机制、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格兰政社合作框架的历史嬗变过程可划分为雏形构建、改革发轫、转型提升以及成熟推广阶段,梳理其政社合作治理的运行机制发现多元主体参与、协议程序透明、建立共享机制是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力共进的运行基础,并提出政社合作有关模式、结构及运营的发展建议:借助契约开辟联动通路,促进服务供给效能提升;打造软硬约束治理模式,健全政社合作治理网络;凝聚合作力量聚点围圆,共创互补关系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机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大松 《体育科学》2012,32(5):24-33
从结构的视角出发对体育锻炼中分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HNS2006数据实证了体育锻炼的分层机制。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我国居民体育锻炼行为中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分层现象;2)体育锻炼分层形成既有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3)体育锻炼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在年龄和婚姻状态上也存在差异;4)年龄与体育锻炼之间呈现U型关系,已婚群体的体育锻炼显著地比未婚群体降低,说明了中国中青年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受到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双重挤压;5)通过对城乡模型的比较,发现农村与城市存在不同的分层机制。并指出农村群众体育的矛盾不仅有体育资源严重短缺,还存在体育资源被少数阶层所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体育锻炼的不公平问题。社会分层将是现在乃至未来认识和分析体育社会不平等结构的重要视角,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体育资源的供给与体育资源的社会需求,在体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竞技实力的增强两者之间的博弈。体育资源的配置涉及资源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后的最终产品等诸多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互动。“后奥运时代”随着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大,大众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已经突显出来,成为阻碍大众体育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3.
陶双宾  林李楠 《体育科学》2011,31(7):3-7,66
依据总体经费变量、人均经费变量、教练员员队伍变量等对国内大陆地区省份进行竞技体育水平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我国各地区竞技体育严重失衡的局面,与社会转型中国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方式有关,也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从地区均衡发展角度,探讨转型时期在体育发展中的国家与市场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对长株潭城市群体育资源配置与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伦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等理论,就如何优化长株潭城市群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益开辟新思路,为开拓体育市场、培养体育消费群体找出新的途径与方法,以期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竞争力,并通过辐射效应带动湖南省其它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湖南体育产业整体发展,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源于对中国篮球的现实关注以及理论解释的反思,从社会分层视角探讨中国篮球发展的相关问题,篮球成败的认识标准不统一,体制、英雄、文化的解释都有可取之处,但相比之下社会分层的解释较为客观。中国篮球看似成功的关键是它虽然失去工人阶层的支撑,但农民阶层的延续保存了活力,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切实抓好社区的篮球文化参与者、尊重行业协会自律的市场投资者和关注中产阶级阶层崛起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对深圳市随机抽取了18个被评为体育先进社区的街道办事处,从其社区体育组织领导结构、管理者现况、社区体育组织、工作计划制定情况、社区体育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因素和面临的机遇,探索深圳市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应然模式.为未来的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趋势作理论性的指引,同时为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体育建设在方法上应该体现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自发性与组织性的统一,时效性与前瞻性的统一以及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在机制上要实现组织运作、资金运作和制度运作的有序化,以整体性意识和前瞻性眼光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循环利用,以规划的可持续化、资金的高投入化和队伍的高素质化来推动社区体育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目前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客观事实,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区群众体育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之间相矛盾的现状,提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观念,应实现发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科学的和合理的调配与共享,建立以学区体育为依托的新型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交换价值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动成绩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意味着,优异的运动成绩本身是一种稀少的资源,也是获得其他社会资源的手段.从社会交换的角度分析运动成绩的价值和功能,运动成绩与职业的交换,与职业收入的交换,与社会身份地位的交换.运动成绩与社会资源交换的负面影响在于,运动员过度追求运动成绩的功利性和运动员文凭价值的低效与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