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以及肥胖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使用皮脂测量法,计算出天津市大学生的肥胖检出率,肥胖标准定为男生大于20%,女生大于30%。结果发现男生的肥胖检出率为9%;女生肥胖检出率为13%。进一步研究肥胖学生的体质状态,表明肥胖对大学生体质从形态、健康体质指标和运动能力上都有不良的影响,与正常体脂大学生的体质状态对比后,我们认为,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脂含量是肥胖大学生获得健康体质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省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安徽省高校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较低,体育运动参与不足。针对肥胖大学生建立健身减肥俱乐部,进行科学健康干预,提高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肥胖在我国的增长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的肥胖发生率增长迅猛并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体质、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文章通过对忻州师院部分肥胖学生和普通学生进行体质指标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参照《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报告》得出对他们的体质状况对比分析,探讨大学生肥胖的原因,为大学生减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河北省大学生BMI与其各项体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多数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且体重指数正常组的体质指标多数高于体重指数偏低或者超重肥胖的组别,偏轻组也较高于超重肥胖组。说明超重肥胖组的各项体质指标的下降与其体重指数过大相关。  相似文献   

5.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明江  曹静 《武当》2024,(1):82-8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用生物电阻抗测试技术对24名武术健身者和2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测试,了解武术健身者和肥胖大学生人体成分的特点,分析其健康水平、BMI指数、骨骼肌含量、体脂含量、腰臀比、细胞外水分率、细胞外液率,探讨武术健身者和肥胖大学生在人体成分上的不同并分析原因,为更好地在大学生中推广武术健身,以及改善肥胖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健身跑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8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健身跑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体育锻炼。结果:16w后实验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身跑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运用文献资料调、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等 5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 ,大部分分布在 18.5~ 2 4的标准之间 ,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 2 )BMI值与肺活量 /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 ,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实施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大学生连续4年体质健康测试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追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大学生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先升后降,上肢肌肉力量素质较好,而超重和肥胖学生呈上升趋势。通过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长期变化趋势,提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措施,并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供指导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了解高考压力下,青春发育后期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的身体机能状况,重点探讨四项素质训练对体育考生身体成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杰文VENUS5.5体成分分析仪分别对受试者进行9月份及次年4月份体育高考后的测试。结果:男、女两实验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训练后降低,肌肉含量增高;而两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水分、脂肪重量、矿物质、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四项素质锻炼对青春后期体育考生身体成分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肌肉重量影响较大,而对体重指数影响不大。2.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尽管发育及营养正常,但运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对身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85-2010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汉族学生的身高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且增长速度呈加速势头,特别是近10年乡村学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城市学生身高普遍高于乡村学生,且表现为18岁之前城市学生身高明显高于乡村学生,18岁之后城乡学生身高差距大幅缩小.3)城市学生体重大于乡村学生,但近10年乡村学生体重增长幅度超出城市学生的体重增长幅度,且近5年乡村学生体脂百分比的增长幅度较大,有赶超城市学生的趋势.这一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乡村学生重走城市学生体形发展变化的老路,即由“豆芽菜”型向“胖墩儿”型发展.4)近10年甘肃省汉族学生的胸围增长较为缓慢,与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不成比例,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体育教学研究谈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是在教育目标下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依据学习的原理原则,通过各种运动项目与运动设施为媒介,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健康、快乐身心的过程。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改革中,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实验研究,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现状及成因,探讨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和促进,研究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关联,从而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和研究羽毛球教学、训练等相关文章基础上,依据健康体适能的概念,从其五个方面(包括心肺耐力适能、肌力适能、肌耐力适能、身体柔韧性、体脂成分)分析当前羽毛球选项课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情况,发现当前羽毛球选项课授课形式对大学生心脏适能和身体柔韧性锻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提高体弱学生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华 《体育科技》2001,22(3):73-75
为了提高体弱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对26名体育课不及格的女大学生进行十周强化性训练,结果显示,各项生理指标(肺活量、背力、握力、PWC170、晨搏、体脂%、6min跑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使心肺功能、体力水平及身体素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增强.提示提高体弱学生的身体工作水平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现状、体力活动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低体重发生率高于男大学生;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每天静坐时间较长;大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与体力活动并无肯定的联系;经常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能够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分布,弥补由于静坐时间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以此为调查工具,对成都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8个运动项目450名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学生食物构成以粮谷类、蔬菜类、肉类为主;能量来源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过高、维生素B1缺乏、铁来源不合理,女生锌摄入不足。结论: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动物源性铁、维生素B1和锌的摄入,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用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5所大学一年级144名肥胖大学生的5项身体素质成绩与全省同年龄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肥胖大学生与全省普通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明显差距,建议对其采取适当减轻体重措施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体育隐蔽课程学习,通过PSDQ问卷测试发现: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提高男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有助于提高女生身体健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肥胖、身体外表、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能力。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