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学科技》2009,(1):F0004-F0004
奉贤区海湾镇位于上海市的远郊,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栖息着众多野生动物。海湾镇拥有数量众多的野生鸟类,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鹤、遗鸥和21种二级保护鸟类,到了春秋迁徙季节和越冬季节滩涂上还经常会聚焦上千只鸻鹬类鸟儿在此栖息觅食。另外,这里还分布着奉贤区记录到的7种两栖动物、12种爬行动物、16种哺乳动物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张宏凯,一个中等个头、精干聪慧的初一男生,脸庞不大,眼睛很有神。他喜欢微微地笑,带着一丝腼腆地跟人说话。他看着我,目光明亮而清澈,声音不大,带有一些犹豫地问:“白老师,你讲的这一道题目好像错了,我的看法对吗?”我笑了,真是一个纯朴、认真、执著的学生。教学相长,我们认识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月,但我从张宏凯身上可学到不少。他告诉我《鸟》这本书中有他最喜欢的赤足鹬和蛎鹬;还有,“鹬”这个字读YU而不是JU。他说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南美洲和澳洲,因为那里有许多鸟儿,他想当一名鸟类学家。你会怎么做呢?首先我会找个可以藏身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我会拿着望远镜观察鸟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如果没有鸟出现,我会用食物引诱它们。张宏凯对大自然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我的心也变得年轻了。——白永军(广州市恒福中学生物老师)新星独白动物,多么令人着迷,它深深地吸引着我。烦恼时,只要一看到动物,我所有的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动物中,我最喜欢鸟类,《鸟类画谱》《鸟》和《世界鸟类》这几本书我爱不释手。《鸟》这本书记录了世界上800种鸟类,其中,行鸟科的蛎鹬和赤足鹬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们都分布在广东地区,赤足鹬长脚长嘴,小小的眼睛黑亮亮的,和我还有点...  相似文献   

3.
侯朝峰 《考试周刊》2008,(19):207-209
弗雷德·博兹沃斯承继并发展了加拿大动物文学的传统,以<最后的极北杓鹬>为载体,以极北杓鹬种群消失为契合点,展示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思想,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前景的忧患,反叛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倡扬建立男女平等,人类和自然及生命物种之阃和睦共处、和谐统一的生存环境,构建人类幸福、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秋季水鸟约有55种,数量约37,504—62,509只,其中主要为行鸟形目鸟类,数量约为32,193—57,198只。其中有12种列入IUCN/ICBP红皮书中。本区是某些稀有种或濒危种如红腰杓鹬、白腰杓鹬、小青脚鹬、半蹼鹬、黑嘴端凤头燕鸥等的良好栖息地。按照Ramsar公约,黄河口的潮间带区域、刁口湾的湿地、广利—淄脉河口及羊角沟盐场的盐沼和潮间泥沼具有国际重要性;在黄河故道发现了三种列入IUCN/ICBP的濒危种或稀有种,在将来的研究中,应注意其鸟类学重要性;五号桩的潮间带区域发现了20,000只行鸟形目的鸟类,对于保护湿地鸟类而言,此区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1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纯粹是寓言 ,在大自然中 ,鹬可以吃蚌 ,而蚌却奈何不得鹬 ,渔翁从蚌里是得不到鹬的。鹬的喙又细又长 ,像大锥子一样锐利 ,一旦发现爬到岸边微张两壳的河蚌 ,只要用尖嘴狠狠地从两壳间朝里一啄 ,就把它的神经系统啄瘫了 ,使它根本来不及关闭两张硬壳。蚌壳合不拢 ,如何夹住鹬的喙 ?只有眼睁睁的等死。鹬从容地吃完蚌肉 ,两翅一抖 ,就飞走了。渔翁赶到那里 ,只能拾到两张蚌壳。2 笨狗熊狗熊就是大家常说的黑熊 ,人们常说黑熊笨拙 ,其实黑熊并不笨。它是一位游泳能手 ,又是出色的潜水员。黑熊…  相似文献   

6.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 (赵 )惠 (文 )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鹬 :一种长嘴的水鸟。渔 :捕鱼。鹬和蚌互相争持 ,让捕鱼的人从中得到好处。用来比喻双方僵持不下 ,结果两败俱伤 ,第三者从中得到利益。也作“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鹬蚌相争 ,坐收渔翁之利”。也单作“鹬蚌相持”、“鹬蚌相争”、“鹬蚌相斗”、“渔人得利”等。鹬蚌相持,渔…  相似文献   

7.
陆地排放的有机污物,流入滩涂, 被滩涂吸收.滩涂泥沙里有大量文蛤、沙蚕和细菌(只要有一点沙子、大量生物就会寄居其中), 它们吞食有机污物后,分解污物、排出氮气、净化了海水,它们本身又返回陆地成为人、鸟等生物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自从渔夫把鹬鸟和蚌抓回来之后,就把它们牢牢地兜在鱼网里,不仅鹬鸟有翅难飞,蚌也因为离开水太久而渴得眼冒金星。为此,它们俩互相埋怨个不休。鹬鸟说:"都怪你,要不是你夹住我的嘴不放,我会被渔夫抓到这儿来吗?"蚌听了,好不气恼,怒气冲冲地讥讽道:"凭什  相似文献   

9.
记忆之误     
动物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譬如鸟,骨头中空,质轻而坚韧。海雀的骨骼在150米水深的压力下也不会折断,锡嘴雀的喙在啄开樱桃核时产生50公斤的力量,丘鹬具有360°的视野,信天翁在9000米高空飞行而不会被冻死。  相似文献   

10.
小鸊鷉     
于增会 《课外阅读》2012,(21):48-49
七里海有些鸟儿,不仅模样长得怪,名字也起得怪,小鸊鷉的名字就有点怪怪的。小鸊鷉的怪,还不仅仅在名字上。我从小生长在七里海边,认识许多种水鸟。有些水鸟,天生下来就长着长长的腿、长长的脖子、长长的嘴,比如白鹭、苍鹭、丹顶鹤、东方白鹳、灰鹤、黑翅长脚鹬、滨鹬等等。这些鸟喜欢涉水而行,但不适合游泳,更不会潜水。还有些水鸟,天生就长着肉质脚蹼。有的是四趾间长着全蹼足,如鸬鹚;有的是三趾间长着满蹼足,如野鸭;有的长着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只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忙去啄蚌肉,蚌急忙合上壳,夹住了鹬的嘴。它们谁也不愿退让, 相持着陷入了僵局。两个渔夫走来,同时捉住了它们, 两人为了这便吵开了。一个涨红了脸说:“这是我先捉住的,你放开!”“什么你的?”另一个渔夫瞪着眼说,“这分明  相似文献   

12.
天地之间     
我是一只中杓(biāo)鹬(yù)。我独自走在海边,听风的歌唱,看浪的舞蹈。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暴风雨就要来临……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对陕西黄河湿地水鸟进行了将近3年的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观察、拍摄照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发现陕西黄河湿地有水鸟7目15科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鸟)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鸟)4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水鸟9种.在45种水鸟中有24种以鱼类为食,有10种水鸟在觅食其它食物的同时也觅食鱼类;研究发现水鸟觅食的是小型鱼类和体弱多病鱼类,且小杂鱼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相机能挽救海洋动物?是的。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类因此挽救了不少海洋动物。要知道,生活在海底的一些海洋动物,现在也遇到了濒临灭绝的问题。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现在生活的真实情况,因为人类是不可能长期潜在海底,随时跟着它们,去观察它们的生存状况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整体感知,学习概括师: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全文,想一想。(屏显:起因:鹬,河蚌;经过:它们;结果:渔夫。)师:(根据学生回答,优选出下列答案)"鹬想啄河蚌的肉,河蚌夹住了鹬的嘴"是故事的起因,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是故事的结果,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第2、3自然段写的是鹬蚌相争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生思考,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卧牛河东岸生活着一群野鸭,岸边的老柞树上还居住着渔鸮(xiāo)一家。渔鸮的脸上羽毛蓬松,从喙的根部向头顶长着倒人字形的白斑,全身暗褐色。有人说,这不就是一只猫头鹰嘛,怎么还叫渔鸮?没错,渔鸮也叫毛腿渔鸮,而猫头鹰的学名是林雕鸮。它们长相的确十分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林雕鸮体形略小,它们的腿和脚上的羽毛是黄色,喙也呈黄色,而毛腿渔鸮的腿和喙均是灰色的。林雕鸮吃的是老鼠或其他小型动物,  相似文献   

17.
渔民意外地抓住鹬和蚌以后,把它们带回家往水缸边一丢,说:“今天运气真好,捉住了一对大傻瓜。晚上我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等渔民走后,鹬埋怨说:“都怪你,夹住我的嘴不放。”蚌也不甘示弱地说:“要不是你来啄我的肉,我能飞到天上去夹你吗?”就这样,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蚂蚁也会牧“羊”,岂非天方夜谭? 要知道,畜牧业是以牛羊为主的饲养业,所以习惯上用牧羊泛指畜牧业,蚂蚁牧“羊”即蚂蚁经营畜牧业的意思。不过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羊”是加引号的, 因为那么大的羊,对于那么小的蚂蚁来说,真要让它们去放牧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蚂蚁的畜牧业放牧的是一些什么动物呢?它们放牧的目的是什么?它们又是  相似文献   

19.
动物可太舒服了,连牙都不用自己刷,而是请人打理。比如鳄鱼就不需要电动牙刷,反正它有"活牙刷"——鸻鸟。这种小鸟经常钻进鳄鱼不断换牙的大嘴里,从巨大的"绞肉机"中将食物残渣剔除掉。我们不禁要问,这小家伙吃了豹子胆?居  相似文献   

20.
动物奇趣     
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奥妙万千,有些现象至今仍是解不开的谜团。比如说,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人才有理性,其它动物只会按本能行事。但是,不仅海豚,还有其它一些动物也有理性行为,这让人们惊诧不已。鸟类王国中最聪明的当数乌鸦,关于它们的机敏有不少传说。比如有这么一件真事:一次,有一群乌鸦在波罗的海岸边猎食牡蛎。因为用喙(huì)无法打开介壳,于是乌鸦将它们往水泥板上猛砸。介壳被砸开了,乌鸦便美美地将牡蛎吃了个饱。章鱼吃牡蛎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它们弄来牡蛎,便在一旁等待。只要介壳稍开一条缝儿,马上往缝里塞石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