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春晨 《考试周刊》2010,(48):227-227
对心理障碍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他们教学教育,多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2.
刚入小学的儿童,由于对学校生活还很陌生,所以对一切都有些茫然。他们入学后首先关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他们对教师的欲求是给予他们爱的满足。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他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事职业教育多年,我深知我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聪明有余,可懒于动脑;梦想很远,可懒于实干;意气用事,可是非不分。他们只会欣赏他人,对自己了无自信;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追求,很少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只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再者,他们自小以来,耳闻目睹的是社会、家庭、学校甚至是同辈人对他们的失望叹息,对他们的批评指责,对他们的说服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应该充满爱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朱军 《新疆教育》2013,(6):51-51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应该向他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关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进行细心的个别辅导,对他们加以鼓励、夸奖。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那些学习困难学生对老师产生亲人般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权玲 《甘肃教育》2014,(22):114-114
正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关键的是投入真情,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能只看到他们的长处,而看不到他们的短处,更不能对他们过于迁就、溺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真诚和他们沟通交流,让好学生真切体验到父母般的关怀,使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老师应多关注,投入实实在在的爱心,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要想方设法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或困惑,切勿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尤其在课堂上,教师  相似文献   

7.
对父亲的第一印象是怕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儿,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儿,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相似文献   

8.
他们的名字很新鲜,他们的模样很讨巧,他们的表演很清新,他们因偶像剧而人气高涨--他们如同甜品,充满诱惑!女孩子们对他们毫无抗拒力!  相似文献   

9.
高积才 《文教资料》2009,(12):90-92
对"优秀生"的德育教育要注意他们的自负问题,注意他们的嫉妒问题;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注意提高他们的拒腐抗病的能力;也要注意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不能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应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符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对父亲的第一印象是怕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儿,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儿,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