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教学是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标志,以各种条件要素为手段,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的敦学行为。主体意识则是利用某种条件要素,引起主观的冲动和欲望产生自觉的行动然而,构成某种激情的行为,需不同的激活媒介,才能引发主体意识。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激活要素、实施主体性教学。一、场境激活要素  相似文献   

2.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体育教学应遵循“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一、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围绕在学生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是学生主体性学习和体验的重要物质和精神空间,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3.
谈体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素质教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大系列的若干素质元,这些素质元构成了学生未来身心发展的潜在基础。 一、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关注主体性发展的教育,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与活动性为发展学生主体性人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1.引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转变,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意识——体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  相似文献   

5.
从人的需要出发来探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体育学习的理论结构。主体性体育学习是大学生主体通过对象性体育活动习得体育的经验的过程。篮球教学中的主体性体育学习系统由多种要素组成。从主体性规定出发,主体性体育学习促进了大学生的篮球主体意识。大学生的主体性体育学习是完整建构篮球经验的过程,是要经过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发展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浅谈以"主体参与"为核心的体育教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体参与的含义 主体参与就是把群体活动转化为个体活动的一个现实性机制,它是保证活动开展的关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是活动的起点,是活动实现对学生发展的要素,是活动过程个体化、个性化的行为.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增强教学的社会性,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再次对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实现的根本保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对确立全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潜在因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全面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题词:下载众人智慧,创造教学乐趣 二、学生主体性的构成与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等三个方面;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由四个维度所组成(见下页图)。 在学生主体性构成的四维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我们通常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主动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内在需求的体现,是从事某种活动和工作的内在的动力机制;自主性也可称为自为性或独立性,是人独立人格的体现;社会性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体现…  相似文献   

10.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体育教学应遵循"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研究一直是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以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客观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问题。认为,只有正确理解“主体性”的内涵和实质,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辨证统一起来,才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吴雪山 《体育科学研究》2005,9(1):92-95,10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以主体式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为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及培养学生训练能力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结果表明:主体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训练能力;开放式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其个性特征更明显,针对性更强,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从教的方面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已经成为主体教育研究在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活动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逻辑起点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因此,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教学的逻辑起点。人的主体性存在于三个层面:精神层面,需要层面…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为体育教学中推行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年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使体育教育者在体育价值观及教育指导思想等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这一视角出发,剖析建构主义的主体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启示以及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条件分析,力图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建构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使其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导向控制.分组群体评价充分利用学生之间有利资源,建立组员监督机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有效地提高技术水平与运动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叉观念、合作创新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体育教学应树立六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体性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做到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更好地进行主体性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树立以下六种意识:一、目标意识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适度,使教材的难度与教学的要求,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对我国主体性教育的概念、本质、原则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征与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效地实施主体性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要探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特征与生成的条件。一、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征学生的主体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客观世界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自身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性发挥有以下鲜明特征:1.学习主动积极,自觉性强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学习目的明确,能将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基础上。因而,动机水平高,表现为学习主动积极,自觉性强。…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心,体育新课程的颁布也明确指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与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体育课程与其它的学科课程的地位具有等同性,正因为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具有同等对话的基础,体育课程也同样存在着教育学科课程中共性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校体育界要讨论的话题,因此研究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然而目前关于体育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相似文献   

20.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技术教学特点 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个特点首先决定了他们是有情感与意识的人类,而不是动物,在运动技术教学中应体现“人的特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一特点又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本质差异,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业余选手、非正规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基础条件较差、运动兴趣处于培养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