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其特点作了理性的探讨。同时,就目前我国民族类大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民族类大学的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源。大学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基本要素之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特殊的、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为世界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才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民族大学首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必然性取决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历史性贡献和世纪性机遇。  相似文献   

3.
北京交通大学突出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为建设成为以信息与管理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蓝海战略是对红海战略的扬弃,为创建世界一流民族大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不断开辟和延伸民族院校特色"蓝海"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办学,认准"蓝海"、创建"蓝海"、保护"蓝海"和延伸"蓝海",形成中央民族大学发展的绝对优势,最终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民族师范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就业导向下,民族大学要增大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度,推进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江苏高职教育要实现高原向高峰的跨越,真正建设一流水平的卓越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主攻方向"。尤其要在校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力提升与教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能工巧匠型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突破瓶颈与障碍,提升服务能力与社会贡献度,在专业品牌与特色方面达到国际高职强校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7.
谈一流师范教育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围绕"一流大学应是一个百花园"的理念,阐述了创建一流师范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一流师范教育所应具备的性格特征和"一流创建"的政策建议。师范教育要明确方向、锁定目标、选择卓越,创设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8.
黄哲虎 《家教世界》2012,(20):146-147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更多的挑战。学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论述了"双一流"战略下河北省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和切入点,然后对"双一流"战略下河北省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了战略分析,最后提出了"双一流"战略下河北省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战略思考与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从战略高度着重探索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指导思想和几个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关键是要实现四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现途径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官本位"意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表现为切入点,分析了它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深刻影响,论证了克服"官本位"社会意识是建设一流大学基本前提的命题,提出了解决"官本位"意识的几个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现诚 《高教论坛》2006,(4):111-113,120
本文从分析当前民族高校扩招后文学教育和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民族高校文学课程的教改应当在于大力张扬文学性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想像力作为文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基点,通过实施课堂内外的相关教改措施,达到提升学生文学审美和创作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实行创业教育需要有其特定的创业教育模式。民族高校应结合自身文化、经济、社会特点,按照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和理念、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创业市场三个阶段的目标推进方法,逐步形成民族高校特有的"1+2+1"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汉合校的核心目标,是在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合并的基础之上实施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使各民族达到文化、心理、情感上的融合。达到这一目标,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未来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双语教育又是未来国际社会多元文化的主流。民族高校藏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设立近六十年来,注重培养藏汉双语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双语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双语人才越来越受青睐。针对民族高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特点,进一步加强和培养藏汉双语人才,双语教材建设、双语教师培养。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培养双语人才,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交叉作用的文化。跨文化背景是民族院校的一大特质.多元主体特别是多民族文化主体的并存凸显主体间性教育的重要性。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和融合。在跨文化背景和主体间性教育的理念中进一步提出:新时期民族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需树立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具有多元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院校进行跨文化学习和生活,文化适应能力成为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借助文化适应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个体深度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中的态度倾向、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建构与其文化适应意识、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信息素养文化资本较弱,入学后普遍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呈现积极态度;民族院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等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重要帮助,校园网络、在线网络课程、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亟待完善。最后,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环境,提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1)在意识观念上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教育;(2)在技术知识上不断完善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3)在组织管理上加强民族院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展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折射反映,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的流行语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体现,是多元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也是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直接反映。流行语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流行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和民族差异。影视文化是大学校园流行语传播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后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同时也面临空间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布局、创新能力等不平衡发展的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重中之重在于范式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高峰与支撑、中央与地方、理科与文科、学科与育人、中国与世界,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