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有彻底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形成现代教育发展观的基础和根源。教育界的领导、管理、教学等各个层面都应以此构建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思路,从而形成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尊重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特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最高目标三个方面,阐明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在以人为本发展观中探究发展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人在发展观中的定位问题。因为人不仅仅是发展所关照的目的,人首先应是发展之源,人对于发展观念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对自我的体认以价值观的形式,引导着发展之形成,影响着发展之变迁。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人为本,以及以此为核心所构成的人性化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及追求,是和谐社会和成人教育发展观的实质所在和本质联系。人的素质的持续全面提高有赖于成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发展观。为此,应确立四种观念:全民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和社会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主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应着眼于人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完全是为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只能紧紧依靠人民等三个方面,阐明了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杨万松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136-137,140
民主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靠保障.在新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然选择并推进教育民主化的发展,而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民主化正是促进教育民主化的时代需要.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民主化的基本途径有:评价主体的民主参与,评价对象的民主平等,评价功能的民主引导,评价标准的民主公正,评价过程的民主自主.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问题直接相关;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的积极回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关系的关怀。它对经济、政治、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要求我们既要从“价值”角度,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陈云强调社会主义经济要“有利于人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制定经济计划必须做好综合平衡、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我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重新提出的社会背景,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较深入的诠释,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健身武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术走向奥运。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人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的客观反映。通过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扬弃以及创新、发展现代的人本理论,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准确内涵和外延.本文力图通过将"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全体人民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取向,必须高扬人本主义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法治主义的视野中,把“以人为本”看作是一种权利,以此来理解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主体正当性和制度创设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发展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大学、可持续发展大学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的关系,探讨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可能途径,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影响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要建设好可持续发展大学,首先必须让大学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动力和机制,而以人为本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礼”,而“礼”的实现又离不开移风易俗。顾炎武对于这个问题有着相同的观点。但引入注目的是,顾炎武实现移风易俗的中心思想是以士绅为核心,发挥士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作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民本思想一直被认为是顾炎武的重要思想。但从其有关“礼”以及风俗的观点来看,似乎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本主义”有一定距离。为此,有必要对顾炎武的“民本主义”思想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最庞大的弱势群体队伍之一,农民工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劳动大军的现代化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现代化和竞争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的现代化问题,不仅是农民工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在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高校纷纷被起诉。而这些问题的症结之处在于对“人”的管理问题,要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管理好高素质、高含知识量的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权力管理的时代”走向“人本”管理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依法管理学校、注重学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