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贝  吴迪 《文教资料》2015,(4):111-1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就业异常艰难。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国家、高校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毕业即失业”现象较普遍.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处境更加艰难.他们这一特殊群体通常有着性格孤僻、自我期望高、心理压力大等特点.如何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要从合理部署经济困难学生培养和就业、加快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资助体系建设、成立学生自立自强的自助组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及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入手,保证有效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期望已转向个人职业功能提升和职业发展需求层面,学校就业扶助工作的重心也应转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上来。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通过对培养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结合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以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观三个就业核心要素为研究重点,构建合乎这个群体特点的多维度、全程化、交叉融合式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决策,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高校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可有效激活高校办学活力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明确高校校企合作的特点和现状,剖析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利于探索出高校校企合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颖 《大学教育》2015,(8):71-72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展,高校资助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支撑。高校以育人为视角,构建以资助为形式、制度为支撑的,以创新文化为培育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长效机制为内涵的多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是承载着社会与家庭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顺利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日益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找准切入点,创新工作模式,建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发展能力,促进其更高质量地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发展能力建构的路径是:在坚持“有序推进、统筹兼顾、针对实效”原则下,以就业发展理念为基点,突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境;以分类分阶段指导的学业生涯规划为起点,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发展能力;以市场考核评价机制为要点,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和收费制度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稳定校园及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经济资助这个平台,达到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如何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教育工作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大问题,区别真假困难和困难程度是其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现有认定模式中存在的真假困难难以鉴别、困难程度难以把握、认定方法缺乏科学性、认定时间缺乏灵活性、认定结果如何公示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以地方政府和高校为认定与援助主体的科学合理的认定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职业指导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指出目前职业指导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帮扶、提升就业竞争力方面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原因,并提出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个性化职业指导、职业个体咨询与职业团体辅导和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美珊 《文教资料》2011,(17):187-189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社会资源、缺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就业成本受到限制的就业劣势。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力量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应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其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为其推荐工作,拓宽其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1.
选择科学规范的资助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既是高职院校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现实动力。当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存在着一系列典型问题,探讨这些典型问题,选择行之有效的资助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透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家资助体系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育人新格局。论证了资助体系可以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助困、励志、提升、感恩”这四维一体化的帮助.以更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资助育人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就业环境、社会偏见、经济压力、心理素质等原因,在就业竞争中更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现状,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影响体育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因素分为四类,十六项因子,采用ISM模型对各项因素、因子指标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比较矩阵。基于矩阵结果,对因素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基本达到了政府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还应进一步确立政府的资助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资助制度、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以及在经济资助中加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王静 《考试周刊》2009,(43):196-197
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在我国普通高校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在资助体系中,大部分资助属于无偿资助,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解困。而忽略精神解困。本文提出了改变“免费面包”的资助方式,即加大贷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力度,以期实现资助方式从无偿资助向有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学生工作实践,通过对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分析,并运用社会支持的视角对解决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SPSS系统统计分析广西、海南、云南等10多个省(区)4 883位受助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情况与家庭居住地、学生及家长对奖助政策了解情况、生活费支出情况、资助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比例等显著相关(P<0.01),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指标参考,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部长周济2008年3月19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在访谈中,周部长介绍了教育部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肯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