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情是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多篇歌颂亲情的经典美文,这些课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亲情教育。小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亲情教育要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亲情之花美丽绽放。一、品读文字,感悟真情文章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字来表现,无论是哪种特点的文字,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亲情的课文文字大多朴实、简练,富有韵味,在平实之中寓于作者的深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亲情的美文,还有表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智慧以及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佳作,还有对科学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生命的思索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亲情教育的内容,对小学生正确认识家庭和了解社会,懂得分辨善恶是非,会有很大帮助。一、什么是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小学生情感的源头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情教育拥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它能够影响小学生日常的行为及意  相似文献   

3.
亲情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良好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的亲情元素、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等策略,有的放矢地渗透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对亲情的感知,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蒋太霞 《小学生》2012,(8):19-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围绕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地死记硬背局面,这种填鸭式“教要点”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提升综合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要,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不断沟通,让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各类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亲人之间真挚感情的课文。我们姑且把这类课文称之为亲情类课文。不久前,江苏省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从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选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爱如茉莉》《姥姥的剪纸》等10篇课文,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6.
张远华 《考试周刊》2014,(61):44-44
随着新课标在小学的普及,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记忆及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内涵进行理解和认知,也就是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亲情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份情感,亲情是无法取代的,是心灵的皈依。语文教材中洋溢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形象,教材中这些亲情形象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也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许多孩子对于亲情的感悟有所欠缺,学生的亲请意识较为谈薄,只知享受,不懂感恩。因此,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涉及的领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合理利用教材,开展亲情教育;结合传统美德感化亲情教育;关注心灵成长,理解骨肉亲情;以"亲情"为主题描绘亲情画卷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相似文献   

9.
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却是最佳有效的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途径。这种语文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改革之要求,在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师生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与交流的时机,可以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小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己思维见解的独立看法,激发学生课堂表达的勇气与信心,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勇于参与课堂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从而为我们打造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游爱叶 《新疆教育》2013,(13):141-141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周树春 《广西教育》2009,(20):28-28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学作品,蕴蓄着丰富的思想,沉淀着博大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与学生的生命一起成长。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朴实的文字凝聚着父子之间的笃深情意,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并非如何让学生全盘接受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去享受小学语文教学的精彩.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使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开展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从而爱上语文.本文首先分析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具体地分析如何才能够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讨论法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讨论前,要先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讨论时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讨论后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认识到讨论是一种自我需求,这样设计讨论式学习活动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科目,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它贯穿始终,它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教师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的相关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形成一种语文思维,把语文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而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阅读,随着近些年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教师可以发现阅读在小学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地开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点。在这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对群文阅读的阐释,来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学生了解教材,熟读课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基于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提升语文基础能力的重要保障。语文朗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基础语文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十分重要。文章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83):45-46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但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太注重自己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进行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本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有目标地进行阅读。语文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而设计的,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要求的保证,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保证小学语文朗读的质量,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小学低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最多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学的依据是小学语文教材,但是每一本教材对于教学的内容排版教学重点结构都各有差异,对于教学实践来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部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都差异较大,本文通过研究部编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学段选文,使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两版教材的优点所在,对于两部教材的使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