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的道德资源和理论资源,内涵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具有一致性。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国家政治认同感,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认同感是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包括教师对改革的评价、感受和行为意向。自其兴起以来,学者们将它应用在不同改革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中的课程改革研究中,并且初步探讨了认同感与学校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同感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改革过程的理解,改善对课程改革的规划,并且促进教师态度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才思想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它创立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科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分重视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完善邓小平思想,有助于推进新时期的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发现、求知,对我国历史文化以及历史故事更加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本文就对历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关系到留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对北京某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感调查,发现:①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水平较高;②奖学金状况影响着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③从学校的软环境上看,政策管理、学校环境对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影响较大。丰富学生的学校文化生活、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等措施有助于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并外化为国家认同行为的重要阵地.反思当下学校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微观具体价值取向的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构建基于积极体验与真实体验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今社会价值追求的总体观念,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是从认知到认同的内化过程,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凝练历程,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方式、阶段性以及认同感的价值体现,对于当代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家国情怀是要培养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这种认同感一定是由近及远、由亲密向疏远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社区、乡土资源,让学生从关注身边开始,爱家庭、爱社区,最后上升为爱国家”[1]。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以2017年和2018年广东省粤东地区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1130份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从政治理论学习和国家认同感、职业规划和就业观、人生方向和个人文化需求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化认同的视角阐述当代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教育策略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价值取向中的指导作用;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用中国梦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民族院校大学生艺术实践具有分散性、相对稳定性与多变性、复杂性特征,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在民族院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实践,有助于彰显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本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丰富的道德教化与价值引导、提升个体道德境界、提升个体道德境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地方名人资源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有助于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利用名人资源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能丰富教育资源,又能利用地方认同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技术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开展技术价值论研究是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讲,有助于开创技术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深化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价值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高校哲学教育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技术价值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开展技术价值论研究是技术实践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讲,有助于开创技术价值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深化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价值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高校哲学教育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的实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为什么有些人对教育理论的实用性依然心存质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丰富和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且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的时效性和应用范围、教育实践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对影响教育理论的实用性价值认识的原因作一全面的剖析。   一、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教育研究既是教育研究者探索教育规律的一个客观的过程,又是一个渗透主观意志和主观愿望的主动追求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研究过…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为第二课堂的开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将非遗引入校园,能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潮州麦秆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体现了民族的创造力和独特性,将其融入第二课堂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普及非遗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文化教育,丰富课堂生活。调查数据表明,“双减”背景下潮州麦秆画走进小学第二课堂能够拓展小学生非遗知识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增强非遗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认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但是国家认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共同体感觉丧失的困境。一方面,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利己主义教育不利于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要解决国家认同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培育共同体感觉,通过启蒙心智、扩展心智最终实现健全心智,实现对国家的认同。本文从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基础、价值困境、实现路径等方面阐述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现状,概述了共同体感觉对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而研究了关于人的教育的三个层次,随后从启蒙心智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健全心智的途径,最后从国家认同教育的培养途径方面总结出要加强共同体感觉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行动·反思·超越——英美概况课程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行动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国内行动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介绍,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实证研究较少。笔者通过亲历的教学行动研究,试图从实践的角度来证明本文中提出的假设:行动研究可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通过反思寻找适当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认同感,最终实现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名人资源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利用地方名人资源开展高职语文教学研究,既能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又能利用地方认同感,培养未来劳动者热爱地方、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论述了邓小平价值主体的集体性和多元性问题,从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几方面分析了邓小平价值主体观的科学内涵,人民群众、党和国家同是价值主体。这一观点,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邓小平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理论界对价值主体观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和思想资源,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我国对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全新的推动和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吉林省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宣传方式、培养高质量人才、完善红色文化保护政策、提高群众认同感等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