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人民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有些人依据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情况得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是早产儿的结论,即使是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论的学者,也仅仅局限于对中国近代历史及其矛盾的分析.对中国历史上悠久的社会主义传统视而不见。其实,中国有着悠久的社会主义传统,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主义传统有其独具的特点:历时悠久、流布广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所有这些特点不仅影响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同时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过程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从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和国家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不能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全等同于一般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社会主又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性即特殊。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构建了当代主流价值观,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涵应该如何把握,多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有众多探讨,并已获得大量成果。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一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从全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是作者将自己20多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这个基本任务的确认,表明我党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和发掘阶段,应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搞清这个课题的理论前提,加深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认识,其基本特点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等。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要讲政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先行。这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是最早在中国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人物,他终生向往和追求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出用社会主义来赶超西方的资本主义;他最先欢迎和支持俄国的十月革命,提出“以俄为师”,走俄国式革命道路,改组国民党,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还对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方法作了最初的探索。重新评价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一个基本要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意愿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关注民生富裕百姓之路。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一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四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形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全部认识之大成,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何种阶段的认识张启华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处于何种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从痛苦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终于有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不发达阶段的认识,这一认识,是他的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判定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也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论断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基本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更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超越。不能理解为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复归”。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首要的是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七大的灵魂;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市场,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变革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要之点。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能否抓紧、抓好经济体制转换这个中心环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是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只是中国特色中的一个因素,一个可资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李宝玉 《天中学刊》2001,16(4):24-2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对各国都存在着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市场化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将市场化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开创了20世纪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篇 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贡献,也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为使中国尽快走向富强,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其实质是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这一思想至今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核心马列课之一,主要是对9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使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社会主义的本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国策,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自学性,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是全面把握邓小平善于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使广大自学更容易掌握这些理论,现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课本第三章)的学习要点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二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找到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科学真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