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出过最大贡献的人,无疑是恩格斯。由于在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极其广阔的领域精深而广博的素养,这位百科全书式的革命家和学者的许多精辟的见解,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而他对自然科学中理论思维问题的研究,则堪称当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理论研究中的指路明灯,更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对科学技术哲学的重大贡献主要有自然观、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观三个层面。自然观方面,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并倡导了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研究自然观的方法;科学认识论方面,强调了科学认识主体的历史主体性并注重丁认识论的哲学提升与具体科学史史料的有机融合;科学观方面,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动态过程、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联盟的意义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双重效应。恩格斯的这些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对于当代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第一次科学的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给以最精炼的概括;深刻而精辟的阐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4.
学习恩格斯,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谨恩格斯像马克思一样,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对于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每一个新发现都感到无限喜悦。他差不多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注意研究自然科学,SO年代已开始从哲学上,特别是用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哲学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四种形式表示存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哲学。从形成史角度看,青年恩格斯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启蒙者和领路人。1859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写书评是起点,往后的思想进程情势大变,恩格斯的主观愿望是在捍卫、阐释和宣传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即后人命名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恩格斯逝世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进而演化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哲学体系则是被忽略,消失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黑洞之中,原因是没有表示存在的理论逻辑空间。  相似文献   

6.
王、张、江、姚“四人邦”出于反革命、反科学的本性,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其罪恶行径之一,是肆意地歪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虚伪地兜售哲学“代替”自然科学的理论,无耻地诽谤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自然辩证法》过时,甚至狂言要贴恩格斯的“大字报”,妄图以其反动腐朽的所谓“新”自然哲学体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为了粉碎“四人邦”的无耻谰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澄清并恢复被“四人邦”严重糟踏了的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的理论,认真读一读恩格斯的光辉巨著《自然辩证法》,从中获得战斗的武器,汲取科学的力量,促进我们的科学发展和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生命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理论。通过考证分析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认为,恩格斯的生命观主要包括以下紧密相关的内容:(1)生命本质--是基础;(2)生命起源观和(3)生命进货论--是其核心;(4)人的起源和发展观--是其拓展。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秀,共同构成了恩格斯生命观的科学体系,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证实。  相似文献   

8.
就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用的问题,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指出传统观点之误,提出并论述了三大发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理论家、科学家。他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五十岁以后还勤奋地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用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材料,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发展学说。他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最集中地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成就。这些光辉论著,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未完成的哲学论著,是对自然科学发展史完整系统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研究自然科学的典范,其中的《导言》部分,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10.
被恩格斯称作“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重置,恩格斯这样称呼他和马克思的哲学并无不妥,问题是对自然观具有浓厚兴趣的恩格斯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引来众多争议.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这项研究不仅没有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重视,而且遭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质疑.解析这个问题,需要理解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以及历史辩证法的关系,需要分析晚年恩格斯界定的哲学的最后存在样态意味着什么.恩格斯以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替代包罗万象的旧形而上学,并将哲学的应用论域融入历史科学.后者已经在当代哲学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证实,而前者等同于追问“哲学是什么”,值得每个哲学研究者终生探索.  相似文献   

11.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教学改革新探索张金钟自然辩证法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理工农医类)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讲好自然辩证法课,提高这门课...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批判主义的方向上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但阿尔都塞却是一个例外。他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人”驱逐出去。可是他在谈论恩格斯时,却又指责恩格斯有科学倾向,批评他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时,处处向自然科学求援。然而,这种以误读为前提的批评却反过来证明了不是恩格斯,而是阿尔都塞本人才是现代实证主义的信徒。  相似文献   

13.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都有论述,但完整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确立主要见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论述比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一些过程,并获取一些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企图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宗教。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斯大林发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词典,都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运用。去年经过修改重版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仍然沿用这种提法。我们在多年的哲学教学中,碰到不少学生提出质疑;如果象书中所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而创立的,那么第一,先有辩证唯物主义,然后才有历史唯物主义;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这该是合乎逻辑的结论。然而这两点结论并不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论述的原意。  相似文献   

16.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实质上就在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当代研究水平。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意味着人类的哲学思想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20世纪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结合,自然辩证法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演化自然观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线性——演化自然观的基本范畴董春雨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而揭示出的万事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的特点,总结概括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演化和发展的自然观,从而结束了以静止为特征的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也为人们最终摆脱过去的以孤立...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对物质运动的新发现,使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提出的物质观有了更新的认识,特别是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恩格斯提出的无限自然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  相似文献   

19.
在“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西方的一股社会思潮。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全面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哲学自然观上,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卢卡奇等人开创的“新马克思主义”传统,歪曲马克思的自然观,捏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观问题上根本对立的事实,攻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试图通过评析法兰克福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突破了朴素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揭示了渗透于自然观的辩证联系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折射出其科技哲学思想.在对人类解放历史进程的考察中,恩格斯所揭示的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得以确证.而恩格斯之后的学者们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关系所作出的新异阐释,对人类解放理论在西方大传统之下的理论延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