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8日,《新华日报》A1版发表了题为《应上海市委、市政府邀请张云泉为申城党员干部作事迹报告》的消息,同期的B3版发了同一记者写的反映张云泉到申城作报告的背后故事《张云泉,悄悄提前进沪为哪般》。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7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系列报道《信访局长张云泉》。张云泉,这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感人事迹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率领,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7家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于3月19日至25日来到泰州集中采访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  相似文献   

3.
4月7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时代先锋》节目推出系列报道《信访局长张云泉》。张云泉,这个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感人事迹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率领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7家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于3月19日至25日来到泰州集中采访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随着中央媒体系列报道的推出,几乎是在同一天见诸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网络媒体,通讯、评论、读者反响、网友“热”议,短短几天,张云泉的名字家喻户晓,张云泉的事迹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4.
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组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37家新闻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3月19日至25日来到江苏泰州集中采访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随着媒体系列报道的推出,张云泉的名字家喻户晓。泰州日报社作为信访局长张云泉报道的参与者,既感受了中央新闻采访团记者的职  相似文献   

5.
殷立 《视听界》2006,(3):95-95
我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组拍摄的系列电视报道《信访局长张云泉》,不久前受到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表彰。电视人物新闻是比较难做的,要做好全国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更不容易。在短短的4、5分钟的节目时间内要截取先进人物的典型片段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事实说话,避免说教和拔高,是得下一番功夫的。《信访局长张云泉》成功运用纪实的拍摄手法,捕捉了大量的同期声,用情节和细节,表现先进典型人物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平民化状态,鲜活、生动、真实,富有感染力。开篇是这样一段记录:繁忙的接访窗口(中景),张云泉接待着房屋业主们…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25日,《咸阳日报·周末版》在一版刊发了一条题为《张军为服兵役的儿子订阅〈成阳日报〉》的新闻;同年11月4日,《兰州晚报》又在 B1版刊发了同一作者采写的同人不同事的新闻《子参军牵挂家乡事父为儿订兰州晚报》。笔者读了这两则新闻,总觉得有几句话要说。我不敢断言这位叫张军的父亲为儿子订阅《咸阳日报》、《兰州晚报》的事实有假,但新闻中所反映的有些地方明显属于编造。比如,《咸阳日报》  相似文献   

7.
现代都市新型党报增强了宣传效果 2011年,《人民日报》在第四版新开了一个叫做“求证”的栏目,不定期刊出,其副题为“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栏目所刊出的新闻多为网络上所流传的热点,不仅报道这些热点,还对这些热点予以回应和调查,进而以党报的名义来“以正视听”。 比如6月3日所刊发的稿件为《大旱没有影响夏粮丰收》,6月7日刊发的为《浙江中小企业是否遭遇倒闭潮》,6月14日刊发的则是《沈阳女学生坠楼事件?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8.
兀立 《新闻三昧》2005,(6):56-56
重头新闻、重点报道,作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题好一半”的作用。但这次,汇报周玉明对张云泉的报道,写的长篇报告学(上下、4月7日8日分两天登完),为何起了《天生的信访局长》这样一个标题呢?遗憾,很遗憾。  相似文献   

9.
<正>1月23日,上海市档案局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上海档案》杂志组织评选的"2012年上海十大档案新闻"。一是2012年3月9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市领导屠光绍、丁薛祥等出席会议。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作工作报告。会议对闵行区档案局等61个先进集体、闸北区档案局陆锡芝等101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二是2012年4月,市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  相似文献   

10.
1996年9月25日,《石家庄日报》、《经济周刊》一版的“红底新闻”《合河口乡干部凑钱为农民作广告》一文刊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1996年河北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在中华农民报业协会好新闻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则经济新闻,不是上级领导指令写的,也不是道听途说来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是船头的了望,训练有素的记会从蛛丝马迹中“嗅”出新闻的味道来。《大众日报》9月20日一版刊发的消息《黄河兰考段生产堤决口》.就是作以高度敏感的新闻嗅觉抓住的好新闻。9月19日,作在一次会议上获知黄河兰考段生产堤9月18日决口的消息,马上意识到这件事虽然发生  相似文献   

12.
3月4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召开上海市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上海档案工作要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政府公开信息查阅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内涵,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郭树银,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出席会议,郭树银、冯国勤同志分别作了讲话。市档案局局长吴辰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全面完成上海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3.
在采访中捕捉到一个新闻事件,围绕这个事件,有主要和次要多个问题,有不少基层报道员总觉得这个问题重要,那个问题也重要,在稿件中将这些问题一一涉及,逐个反映。导致稿件既冗长拖拉又缺乏层次。新闻稿件要突出主题、凝练简洁,就要善于取舍,抓住关键问题做文章。刊发于2011年6月23日《前进报》一版头条位置的消息《“没有命中目标但命中了问题”》,就是一个抓住关键问题做文章的典型例证。很多读者致电编辑部,称此稿为实战化训练指明了方向。6月29日,《解放军报》‘‘军媒视界”专版加按语转载了这则消息。  相似文献   

14.
华西都市报状告长春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学友 《传媒》1999,(3):42
1999年6月29日,长春晚报就其侵害华西都市报著作权一案在《华西都市报》刊发了《致谦声明》,并赔偿了因侵权给华西都市报造成的经济损失9.5万元。 今年一二月份,长春晚报无视华西都市报“特别报道”版刊出的“版权所有,拒绝转载”的告示,擅自转载华西都市报“特别报道”版刊发的8篇文章(后又查明是十  相似文献   

15.
大川 《今传媒》2006,(10):34
看到一条好新闻,如沐春日阳光,夏日清风。今年8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有一条新闻,题为《2006年上海书展开幕式别开生面领导不讲话嘉宾作演讲》。读后,让人顿觉清新,为之一喜。亲临书展开幕式的,有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多名领导,却没有一位作“重要讲话”,而是请与会的作家王蒙、全国劳模包超帆和“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洪战辉三位嘉宾,每人作5分钟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就是本届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演讲结束,市委一位领导才宣布:“2006年上海书展开幕”。三位嘉宾演讲得如何,笔者不做评论,只需看看…  相似文献   

16.
20日上午,张云泉给中央采访团的记者讲述了自己22年从事信访工作的甘苦。到11点,由记者自由提问。坐在后排的上海《文汇报》记者周玉明第一个举手,但主持人没看见,她按捺不住,蹭地站起身来,大声说,我不是提问,只是有一肚子话要对张云泉说,我要说:“你让我的内心有种强烈的震憾,甚至让我昨晚遭遇多年少有的失眠!”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中旬去上海,参观了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听取了馆长刘南山等同志的情况介绍,还到浦东、青浦两个区看了看。最近翻阅了从上海带回来的他们近年出版的《上海档案工作创新文集》和《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两本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又在档案报上看到《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专题采访上海市档案馆》和《中美政府信息公开研讨会代表参观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的报道。上海档案馆、上海档案工作,一直在我脑海萦回,为什么上海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档案工作?为什么上海市民如此热情前去参观和利用档案?为什么中外媒体如此频繁关注和光顾?原来他们在着力建设公共档案馆。  相似文献   

18.
陈岩 《新闻前哨》2013,(5):12-12
16日举行的主题讨论会上,中国记协特别邀请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记协介绍"我是建设者"大讨论。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鲜明提出了"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来信引发了全省新闻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湖北日报》及时启动征文活动,截至4月1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湖北日报》连续刊发16期、22篇来自社会各界的征文,还以三个专版分别刊发了老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社  相似文献   

19.
“仙逝”特稿待续篇公元1991年12月30日16时许。自隋文帝干斗举取士,一千四百零五年之后,中国末代秀才苏局仙.在他111岁生日前两天,寿终正寝。是夜12时,新华社用6种语言向世界各大媒体播发了这则由笔者独家采写的消息,海内外几十家新闻传媒竞相刊发。与此同时,香港《大公报》还不惜版面刊出了笔者撰稿的《中国晚清最后一个秀才》长篇连载;上海《解放日报》除元旦一版刊出笔者领衔撰写的这则本市报纸首家苏氏新闻,6日又刊出笔者采写的《苏局仙遗体解剖侧记》,10日该报则让出第七版整版地位,以“专稿特稿”形式,刊出了又是由笔者采写的《盛世生居万事足——追记已故‘上海第一老人’苏局仙》独家长篇通讯。拥有百万读者的《读者文摘》、《新华文摘》和《文摘月刊》国内三大权威文摘刊物也接踵而至,连篇累牍,历时半载。时光,白驹过隙,老秀才作古的新闻已成旧闻。但无数读者在问:这个畴昔令人神往的“东湖山庄”从此就没了新闻?  相似文献   

20.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