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与世界“统制经济”思潮相应,中国也出现了“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第三种,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作客观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由于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缺陷和实验主义特征,因而关注政治与文化问题,忽略经济问题,对“统制经济思潮”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坚决反对,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的辩护,在几十年以后不得不为此进行反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与世界"统制经济"思潮相应,中国也出现了"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第三种,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作客观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由于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缺陷和实验主义特征,因而关注政治与文化问题,忽略经济问题,对"统制经济思潮"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坚决反对,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的辩护,在几十年以后不得不为此进行反省.  相似文献   

3.
刘鑫 《文教资料》2007,(6):121-122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进行战时经济动员而在国内实行了统制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建立机构、政策和法律三大体系,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保证了充分的经济动员,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在这一体系下形成的政府管制经济的模式也对“一战”后的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后,最具代表性的侵略就是劳动统制政策。其演变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劳动政策的形成期、战时劳动统制的展开期和战时劳动力动员全面强化即劳务新体制时期。研究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劳动统制政策,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日本的侵略给我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统制经济政策与茶业的发展——以湖南安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实施统制措施,安化的传统茶业利用这一时机,不仅摆脱了衰败的边缘,而且通过改良品种、革新工艺、机器制茶等措施,扩大了生产,提高了茶叶产量,调整和开拓了原有的茶叶贸易线路。统制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安化传统茶业的振兴,而且对于抗战时期的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显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发展学说的根本着眼点是希望借助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和统制经济的制度安排来求得中国的繁荣富强,但其具体内容则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简言之,就是他在抗战之前认为中国应当实行轻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政府主导的局部统制经济体制,而在抗战时期则认为中国必须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策略和官民合作的全方位的统制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家畜是“蒙疆”地区主要资源之一,又是重要战略物资,就日本战时经济而言,如何解决该地区家畜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战马及资源开发所需畜力和军用纤维资源等问题。因此,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建立和扶持伪政权,借助其行政权力和法律,对家畜的饲养、繁殖及收购、输出等整个环节实行统制政策,企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使该地区畜牧业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战时经济的附庸。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社会党所主张的国家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机器化大生产的愿景与小农经济的社会现实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一套安排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国家哲学.国家社会主义以“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为基本态度.从其实质来看,国家社会主义所主张的计划经济不是苏俄式的计划经济,而是英美式的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9.
罗敦伟是民国时期统制经济理论专家。他主张战争时期应采取统制经济的手段对工业、农业、劳动、交通、财政金融和外汇实施总动员,以保证军事上的需要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他的这一思想来源于一战、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及日本的统制经济实践,并成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后,国统区的对外贸易遭到严重摧残。在战时统制政策的指导下,国民政府通过易货偿债的贸易方式极力恢复和扩大对外贸易,以期争取抗战的早日胜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重新主政湖北后,根据当时社会和政治需要,在全省实行“计划教育”,对各级学校的布局调整、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学校教学训导的改革以及学生的升学和就业进行统筹安排。这是一种战时教育统制政策。本文考察了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经过,分析了其历史成效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面对日益飞涨的物价,对经济实行统制,出台并实施了限价政策,以平抑物价,收到一定效果,为抗战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恐怖统治是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机时刻采取的一种具有特殊历史使命的统治方式。它以统制经济和集权高压为内容,极大地强化了雅各宾政权,并使法国大革命转危为安。但是,在危机缓解的形势下,雅各宾派却不能及时调整这种临时性的战时措施,导致恐怖的扩大化,使得革命者的激情转化为统治者的疯狂,从而使雅各宾派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4.
西汉初期,蜀商表现出很强的经商能力,活动范围十分广泛,蜀商富倾天下,蜀商的经商能力和其个人品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汉武帝实施国家统制经济政策和统一西南,蜀商赖以发挥的土壤不复存在,蜀商从此黯然失色了。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为了坚持抗战,增强抗战的经济实力和适应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在“以农立国”的方针指导下,加强了对农业的战时统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统制农业的政策措施,进行战时农业推广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后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增长,使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抗日战争的需要,确保了大后方人民生活的基本稳定,为中国坚持八年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猪鬃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物资,也是国外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抗战爆发后,基于猪鬃运销困难,为防止敌伪走私、抢夺,保证易货偿债的顺利实施,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统制条例,依法对猪鬃实施贸易统制。通过对猪鬃统制,国民政府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贸易管理机构和对外国营贸易公司,通过预付货款、外汇补贴等具体措施,扶持鬃商,促进了战时猪鬃贸易的繁荣。同时还培植猪鬃资源,致力于猪鬃产量之增加与品质之改进。但猪鬃统制也损害了从业者的利益,制约了国外市场的拓展,不利于猪鬃贸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章乃器发表大量文章阐述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其信用统制思想开近代中国系统阐发信用思想之先河。他从民族立场出发论述统制经济思想,强调中国进行信用统制的必要性。在货币信用与信用制度变迁关系方面,主张以信用工具的改良和发展,去切实推进中国信用状况的改善。章乃器的信用统制经济思想对促进近代上海社会信用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沟桥事变后,伪蒙疆地区输入品腾贵,导致物价上涨。一般而言,作为抑制物价上涨的基本对策是控制通货膨胀以及解决物资供应的相对不足,但当时蒙疆在货币及物资两方面无法采取以上对策。于是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只好执行“公定价格”制,实行低物价政策、公布暴利取缔令等经济警察手段,即实行物价统制政策。日本占领当局试图通过统制物价,达到平抑价格,安定民心,维护统治;方便其掠夺该地区铁矿石、煤炭、畜产品等各种重要战略资源,为战争经济服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东亚联盟论的“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联盟论是日本人石原莞尔提出的侵略理论,其主要内容是鼓吹将东亚各国经济纳入日本战争需要的轨道,实现所谓“经济一体化”;其第一步是使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地化,然后是利用汪伪政权掠夺中国广大内地的资源,再后是“开发”南洋各国,最终在东亚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统制主义经济体制。东亚联盟论和“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日本妄图获得足与欧美国家相抗衡的经济实力,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相似文献   

20.
在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具有决定作用,它直接地制约着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是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发动者,它曾力图通过武力称霸世界,但与其称霸野心相比,其经济实力明显不足。因而,战时的日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调动全部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并随着战局的发展不断调整其经济政策。本文准备就此谈一些粗略的看法。战时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国家的“经济统制”,国家政权充分地介入到经济生活之中,而价值规律则降居次要地位,国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国家的经济政策直接决定着战时经济运营的方向和进程,并最终反映到战争的结局上来。根据日本战时经济的行程,其统制政策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