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认同程度是地市报办得如何的主要标准。记者,编辑、总编辑的主观愿望和付出的劳动,只有被读者承认,报道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美感价值才得以实现。所以,寻求报纸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才能把办好地市报的主观愿望和读者欢迎喜爱这张地市报的客观效果统一起来。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的共同点包括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三个方面:共识点、共鸣点与共奋点。一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报社花费大量劳动感到满意的稿件,在读者中并没有形成轰动效应,甚至读者不买账,这说明了传播主体与读者客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去年有个阶段,我们报纸发了许多为政清廉、为警清廉的典型。这些报道我们精心组织,连续刊发,高题位,配评论。从编辑部角度看,  相似文献   

2.
一、地市报专副刊发展的优势。 1.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除了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外,更有一份传播人文精神、引导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在其中。在日常报道中,专副刊在信息的发布量和速度上,虽然没法与新闻版面抗衡,但对信息的理解可以更深更透,传播信息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更多元,从而可以在报纸上制造一种更贴近人、更理解人、更尊重人的氛围。 2.地市报专副刊相对于国家级和省级的传媒,另一个大的优势是,以本地信息的亲和力吸引读者、争取读者。相对而言,地市报的专副刊对本地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地市报,应该地方性、开放性并重,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因此,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尽可能地满足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地方特色要融入大背景 地市报是地方性综合报纸,它最大的个性特色就是地方性,这是地市地的立身之本,也是其价值所在。地市报的地方性在报道内容上的体现是让地方新闻唱主角。作为地市报,首先要保证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信息传播之主客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信息传播过程中,图书馆员处于主体的地位,读者处于客体的地位。影响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的主体因素包括馆员的知识、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客体因素包括读者的个体差异和诸者的图书馆意识。所以培养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和读者的图书馆意识,沟通馆员和读者的关系,保证传播渠道畅通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巢乃鹏 《中国编辑》2012,(4):21-23,42
在传统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是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指文稿、作者和读者。编辑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数字出版业态中,编辑主体、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形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编辑主体(编辑人员)与编辑客体(作者、读者),编辑客体之间(作者与读者)强烈互动的三角锥模式。数字出版业态对编辑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角色要求,带来了编辑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凸现。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中的读者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编辑客体中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增强,这成为数字出版业态中的编辑实践活动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同读者“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是各级各类报纸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地方报纸尤其是地市报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近读者的优势。全国几百家地市报纸虽然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而接近读者则是共同的特性。所谓地方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地市报的接近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空间接近。地市报的任务是以反映本地情况为主,兼容中央、本省及外埠新闻。所有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事实,都是发生在读者周围甚至是身边的;(二)时间接近。就是指新闻发生与传播到受众之间的时差很小。地市报记者凭借接近读者的优势便于以最快的速度去发  相似文献   

7.
典型报道的价值选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典型报道的价值选择是新闻实践中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可能与需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典型报道新闻价值客体的构成包括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的价值关系是社会公共信息与公众间的客主体价值关系的特殊体现。读者是图书馆中的价值源头,正是读者的需求促成了价值尺度和价值关系中主体的支撑点;馆员是读者的代言人,和渎者共同构成主体;而馆藏公共信息资源及其相应设施则构成客体。主客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价值关系,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进程就是图书馆价值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理论研究将是对图书馆学价值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地市报要有所作为,必须在报道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从鹤壁日报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地市报只有不断增强贴近性,才能不断地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争得更大的市场。联系鹤壁日报的实际,我们体会到,地市报增强贴近性,必须要在“快、短、多、特、活”五个字上下工夫。新闻要“快”先睹为快,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从报纸发行区域特点来看,地市报更要“快”。所谓“快”,即新闻采访快、新闻编发快和报纸…  相似文献   

10.
与大报相比,地市报有其独特的个性,要提高地市报的可读性,我们就得找出地市报的特有个性,按其规律办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立足本地,办出特色。地市报新闻来源于本地,反映本地市各行各业的变化,读者也是本地人。对读者来说,地市报纸比省、中央报纸更接近他们,更容易吸引他们,这是地市报优越于大报的地方。鉴于此,地市报应多登些群众和通讯员写的东西,由他们写出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甘苦、问题,会更逼真、  相似文献   

11.
在纸媒影响力下滑的今天,地市党报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围绕明天的报业"死"的是"纸","活"的是"报"这一生存法则,以坚定的信心走好报业改革转型之路。我们要发挥强大的采编队伍人才优势和权威媒体的资源优势,广开传播渠道,加快新媒体和老媒体的融合,抢先站稳抓牢新媒体领域中主流传播的新高地。现就我们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活动的策划和创新依然是地市报广告吸金的平台在全媒体格局日新月异的今天,地市报发行无论如何扩张,其传播效果都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的第四次全国地市报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新闻改革这个宏观话题,就各自报纸的微观特色交流了工作经验。代表们的发言,使我们看到了近几年来地市报纸取得的成绩,以及地市报新闻改革的良好趋势;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与会者之一,受大会发言的启发,也产生了两点感受。一点是,地市报要寻找坚定的基点,自觉、全面、  相似文献   

13.
本刊编辑部与金华日报社联合主办、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协办的“面向新世纪的地市县报”征文,已于近日揭晓,共评出获奖作品 15篇,现公布如下:一等奖(2篇):强化创新地市党报的权威性 蔡小伟孙群地市县报定位、功能、形象析蔡雯二等奖(4篇):地市报面时新世纪的思考李怀福提高办报层次拓展区域优势 ──地市报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课题陈嘉栋地市报运作方式的社会化周奇进村入户县市报发展的广阔天地张昌俊三等奖(9篇):地市服面临新挑战 戴天孚研究读者 服务读者 赢得读者 王伯杏城市化进程与地市报发展 罗其烈 陈晓红不断深…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地市报的典型经验报道较之以往呈下降的趋势,即使搞了多数情况下读者也不太关注。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不是因为地市报的读者不需要经验报道,相反,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党报,地市报服务的读者群绝大多数处于具体执行或操作层面上,尤其需要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借鉴方法、启发思路,问题在于我们长期沿用的典型经验报道模式主要运用典型事例“传道”而不是“传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客观上说,地市级报纸与中央、省级报纸确实有着某些方面的不同;地市报记者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大有文章可做。克服地市报记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他抢,我也抢;他抢他的,我抢我的。由于所发新闻的价值及报纸的级别、辐射面、版式规格等方面的不同,报纸的影响各不相同。这就可能带来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在心理上的差异,特别是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同时采访时,有的大报记者表现得潇洒自如,游刃有余,而有的地市报记者言行拘谨,思路受阻。遇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国际信息传播还是国内信息传播,传播主体无一不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面对传播客体,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很多,其中,传播客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处于何种情绪状态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传播客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环境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传播内容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以及传播主体形象与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在理论上为信息传播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阅读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报、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地市报面临极大挑战。区域外,大台大报无限扩张传播领土,联手打造传媒战舰已扬帆起航,有的设立地方版,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传播强势蚕食鲸吞地市媒体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传播信息的周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延性本是形式逻辑用语,指的是直言判断中主谓项外延被断定的数量情况.本文借用形式逻辑这一术语,用以说明编辑传播信息的量的情况,即编辑主体在某一客体信息的传播中向读者提供了完整的、全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传播就是周延的;如果编辑主体在某一客体信息的传播中向读者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全面,这样的信息传播就是不周延的.这一研究的出发点在于通过描述编辑活动中信息传播的充足度,为编辑学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二) 现在让我们回到舆论主体的主观需求上,深入考察新闻信息传播与舆论定势的互动。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舆论定势生成的内驱力,产生于舆论主体的内在需求与环境刺激。某些问题和事件之所以会诱动公众关注而演成舆论,成为舆论客体,主要是由于这些问题和事件内含有一定的价值冲击力和新异色彩,它们是某些社群所关注与有争议的社会公共性问题,同公众与社群的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现实意义或需求满足程度,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是价值主体价值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政府、企业和公众是政务信息资源的三大价值需求主体,其价值需求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政务信息资源价值需求内容和功能方面.政府、企业、公众的价值需求表现出层次性,分为三个层次,即原始层的凭证性价值、中介层的知晓性价值与开发层的应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