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日上海市健康基金会开设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培训课题”上,面对培训老师的提问:“如果你的孩子做三道数学题错了一道,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结果.有80%以上的家长脱口而出:“你做错啦!”只有不到10%的家长回答:“答对了两题,你真捧!”该基金会儿童心理工作室主任吴亦君分析认为,这样的答案其实反映了平时家长评价和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大多数家长习惯于以负向思维模式评价孩子,这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甚至严重的可能诰成孩子的自卑人格。  相似文献   

2.
关承华 《师道》2006,(8):51-5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不再重谈,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长,您所表现出来的“不指望他成什么才,当什么家,以后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与您的潜意识并不完全一致。我形容这些家长是:一方面用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  相似文献   

3.
章月娥 《教育导刊》2005,(10):62-62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一般来说,家长听到对自己孩子的反映比较好,或者是教师的看法与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比较相一致时,就乐于接受:反之,就难以接受,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向教师表示不满或提出责难。这会影响家、园教育的配合一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也是一个幼儿家长。孩子上了幼儿园后,第一次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却是一个“低评价”,我内心的波澜是难以描述的。但我把握了一个原则,就是要相信教师,相信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是比较公正的,评价的依据是比较科学的。在此基础上,我冷静  相似文献   

5.
欧健 《今日教育》2007,(1S):59-59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任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  相似文献   

7.
冯国强 《顽皮娃娃》2009,(2):I0009-I0009
2.5-5岁,是孩子开始建立规则意识的一个关键期,给孩子讲道理,坚持原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身教胜于言传”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尤为重要。万一家长不小心说了不好听的话,或者偶然对孩子“动粗”了,家长就必须向孩子道歉,而且要有“利益损失”,要补偿孩子,那么孩子也会以此为模板衡量自己的行为和得失。  相似文献   

8.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自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内容,这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同时我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或描述事物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2.对孩子期望过低、任其发展的家长与这类家长沟通时,教师应客观地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  相似文献   

9.
刘老师怎么也没想到,才上初一的孩子竟在房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刘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说是倾尽了心血,然而,孩子却用一块“请勿打扰”的牌子,轻而易举地拒绝了家长孩子在房门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自有孩子挂的道理,关键是家长怎么办?是对“请勿打扰”视而不见,还是对孩子打骂一通强行摘下来?我想,家长不要过多地责备孩子,更多的是应从自身找找问题。一、尊重孩子的“请勿打扰”。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所有的行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生育观、指家长生养、教育子女的动机,即家长为什么要生养和教育孩子。生育观对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动机很多,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为国教子”型、“为孩子发展”型、“实惠”型和“家长自己”型。从家长为孩子择业求职的动机,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生育观。如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某种职业,是因为这种职业“国家特别需要”和“对社会贡献大。”这是典型的“为国教子”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从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另有一种家长,在为孩子择业作考虑时,更加重视是否“有利于孩子施展才能”和“符合孩子的兴趣,”他们是从孩子本人将来的幸福考虑的。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客观上是与  相似文献   

11.
曹海云 《考试周刊》2011,(89):219-219
表扬是众多家长和老师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可、肯定和赏识,体现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爱和期盼。在集体中表扬孩子还能对周围其他孩子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孩子明白事理,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有句名言:“差生是由差家长和差老师联手缔造的。”所谓“差家长”.就是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不懂得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不引导孩子发挥最佳才能的不合格家长。  相似文献   

13.
家长正确对孩子评价是提高孩子学习和做事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式。许多家长的共同经验是“三要”: 一要真心诚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好学上进,积极动手  相似文献   

14.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5.
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大的作为,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一次家长期望值的调查中,找发现对孩子期望高的家长为数不少。想让孩子当这个“家”那个“家”的且不说,眼前上各种特长班的几乎占70%左右,英语、绘画、钢琴、电子琴、游泳、武术不一而  相似文献   

16.
“孩子其实很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作为家长的千万不要在别面前数落孩子,而是要多对孩子说‘你能行’,鼓励是自信的开始……”这是五(1)中队家长培训班上辅导员的一段话。为了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走出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19.
与家长的一次交流引发的真实感悟 “我家的孩子怎么这么笨”,这是我在与家长的一次交流中听到的第一句话。凡是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对诸如此类的语言应该习以为常了。仔细品味这句话,还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表现了对孩子的不满意,  相似文献   

20.
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上映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在其幽默和唯美的背后隐藏着家庭教育的“功夫”。 传递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自信才能产生内在动力。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理想,表现为家长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孩子也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