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是良师。我自1991年进入报社以来,她确确实实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每月一期的《新闻三昧》发下来,我像小学生学课文一样,从头至尾认真地读完,几乎每一页上都用红笔划上杠杠,有的文章旁还写满了评语和简短的分析,对个别重要文章大段大段地抄录。天长日久,对新闻方面的事儿摸着边了,专业名词也渐渐熟悉了,多多少少地掌握了一些业务技巧。未进报社之前,我连新闻的概念也模糊不清,写篇消息稿也掌握不住要领,文章拿出来不伦不类,乱糟糟的四不像。现  相似文献   

2.
1990年1月,我这名有着门年军旅生涯的老兵,突然从指导员岗位上改行干起了新闻报道工作。初涉新闻写作这块陌生的园地,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如何起步。我一度茫然了。不久,师宣传科长下基层蹲点,给我悄来了两期《新闻与成才》。我将这两本杂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我惊喜地发现《新闻与成才》是难得的启蒙读物。从此,我先补订了一套《新闻与成才》,每一期刊登的文章我都仔细阅读,重点文章反复琢磨,我还将有些文章分类摘抄下来,制成卡片,经常拿出来翻看、探索,较系统地在脑海里打下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的烙印。由于刚涉足新…  相似文献   

3.
前年夏天,我对新闻写作还是门外汉,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都始终拿不出手。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掂上自己得意的力作敲开了宣传科的大门。宣传干事宰先珍同志正皱着眉头写文章,他仔细地看完我的文章,笑嘻嘻地举起大拇指:“好,写得好,以后多写吧!”我心里暗想自己也许真有两把刷子。谁知等见到《河南石油报》登出后,我怎么也认不出那是自己写的文章,百把字短文,只有两句似曾相识。好坏也算是自己写的文章见报了,经同事鼓励心里热呼呼的着实感激老师宰先珍.从此劲头十足,三天两头找老师请教。时间一长,我深深感到老师的严励和认真.记得前年在朋友家闲谈,听说  相似文献   

4.
感悟失败     
性格急躁的我,时常喜欢写些短文,然后就匆匆地送到编辑部,希望编辑老师能帮个忙,改动一下。此后,就如饥似渴地盼望着能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一次,我拿着刚刚写好的小稿,匆忙地来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编辑部,送给杨主编。杨主编待人特别和善热情。他十分认真地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可令我有些不安的是,他连笔也没拿,更别说帮我修改稿件了。我的心里有些慌了,刚学写作的我,文章写得是不是很糟糕,不值得修改呢?正当我感到疑惑时,杨主编开口了,话语中流露出慈祥与和善,他不仅指出了我用词不当等问题,还结合我的文章,讲了初…  相似文献   

5.
说来惭愧,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并不是我苦思冥想写出的文章,而是别人替我“代挂”的名。然而,却是这“挂名”的第一篇使我义无反顾地踏上“爬格子”这条道路。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对一切事都感到新鲜,往往是一天投出四五篇稿件。只图数量而不求质量,到头来投出的稿件都是“泥牛入海”。后来,我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彻底弄清通讯、消息、报告文学与一般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概念,写出的文章也不急于发了。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断断续续地向报刊投稿,在《新疆日报》、《新疆支部生活》、《乌鲁木齐晚报》发表言论160多篇。这些文章都很短,一般是五六百字,短的只有二三百字,姑且叫它“小言论”。我写的小言论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但由于没有用过笔名,日久了,也就引起常看报刊的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们的关注。有的朋友关心地问:你怎么尽写些“豆腐干”文章去填报屁股,何不弄几篇分量重的大块文章呢?我只得如实回答:我没有时间写,更没有写作大文章的水平。从我业余写作的实际出发,写“豆腐干”文章兴许还是自己的一点长处。我是怎样写起小言论来的呢?这要从我的工作岗位和年龄谈起。我年轻时酷爱读文学作品,步入中  相似文献   

7.
“丁零零……” 10月31日,星期一。上班后我刚在桌边坐下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悬到了半空,犹豫着慢慢拿起话筒。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的一版标题有两个错字,太不负责了!” “请您读读文章。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您贵姓?” “我是兵团机关的,姓刘。文章我一定读,看你们能‘尝试’出啥名堂。哼!” 我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丁的读者从工厂打来的,嗓门挺大,几乎是“破口大骂”了。他也是看到报纸就来气,文章没有读。我耐心地请他读了文章再打电话来。电话再响,我没有接,悄悄溜了出来。 中午进门,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有16个电话为星期日的头条叫好,其中刘、丁两位先生点名“要见见你”。  相似文献   

8.
余仁 《今传媒》2004,(4):47-47
第一次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那种喜悦、那种成就感让我永生难忘。说来好笑,第一次发表文章并不是在真正的新闻纸上,而是在银行上班时我们内部办的刊物《青年人》上,至今我依旧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我的母亲》,有点像命题作文,但是能够从400多份稿件中脱颖而出,还是让我好好骄傲了一回。从那时起,将自己的文章印在新闻纸上成了我最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相似文献   

10.
飞鸿二笺     
亚民、子平同志: 你们好! 没有想到你们会在《中国编辑》杂志上联合署名发表题为《孩子·牌子·台子》的文章。我仔细拜读了大作,很高兴你们作为杂志主编和执行主编的郑重其事的表态。我深切地感觉到了你们对杂志的一片真诚。我为杂志的读者和作者庆幸。 我不仅赞成你们的观点,而且欣赏你们的文采。我的这封信是对你们的文章的共鸣和延伸。正如你们的文章实际上已经提到的,杂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编辑这个中心,或者说离不开编辑、编辑学、编辑活动这个中心。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题目,是在一次改文章时无意间“拣”到的。我与记者合作采写了一个先进党委典型,初稿征求意见时,记者部领导与我一段一段地商榷,一句一句地推敲,改得很细、很具体。此景此情,令我感动,也启动了我的灵机:有了这样的细致具体,就一定能把文章改好──好文章的一半是改出来的。说来有趣,当编辑26年了,怎么时至今日才头一回产生此番感触呢?细想开去,原来是受到“重写轻改”偏见的蒙蔽,忽视了文章的修改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众所周知,文章发表时,置上的是作者的姓名,何曾标出过一修改着某某”的字样呢?即使政文占所…  相似文献   

12.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核工业部所属的新疆一座铀矿工作。在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父亲每天下班后总是拿着书和报纸看,看到高兴处,他就大声地念给我和妈妈听。渐渐地,听爸爸读报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事。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了我也要写好多好多的文章让人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当过知青,干过铸造工、材料员、炊事员、缝纫工、管道工等等.工作很累,但动笔  相似文献   

13.
文不厌改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8年来,先后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见稿近千篇,连续6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并被忡国国防报》、忡国民兵》、输卫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通讯员。我的体会是:文章不厌乎遍改,只有多修改才能写出富有生命的文章。我初学写稿时,总舍不得修改稿子。总认为材料有了,题目定了,好不容易写出来,就别再费劲修改了。这样一来,半年时间内,我埋头写了近百篇稿件,满天飞地寄给了各地报社,但都没有变成铅字。这时,宣传股长点拨我:作为~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要力戒粗制滥造、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认识钱江晚报副刊的徐澜是从寄稿的那一刻开始的。那时正热衷于写一些无病呻吟的小女人文章,偶尔写出一篇觉得有味道的东西,就冒昧地寄给了徐澜,虽从未谋面,但从她编的文章中已感觉到那份认真。算来写些豆腐干文章已有些日子了,但遇到像徐澜如此认真的编辑还是头一回。 我记得发在徐澜编的版面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告别都市》,那时正在举行一次散文征文,文章见报后使我眼睛亮了亮,经徐澜编过的文章显得很有棱角了,写文章时我就有份怀旧思念的情感,编辑后的《告别都市》那股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浓浓地跃于纸上,使主题更  相似文献   

15.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16.
刘佳 《军事记者》2008,(5):65-65
我在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编辑部实习。长年习读《军事记者》,常常为里面许多文章的思想之独特、新颖,理论功底之深厚而折服。几经思索,我开始动笔尝试写我的第一篇论文。由于“为写而写”,写作过程是痛苦的。殊不知只有长期的学习积累和新闻实践才能打造出有思想性的理论文章,而我,只能不停地查阅资料,然后把理论做简单地叠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到科学发展观……我恨不得把自己一下子掏空。  相似文献   

17.
看了《编辑学刊》2009年第1期江晓原老师的文章,不禁心有戚戚焉。我就是江老师文章里提到的电子阅读的吸毒成瘾者,手头现拥有手持电子阅读器3台,在不断地升级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甚至  相似文献   

18.
记者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当。成为浙江日报的一员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每一期经济周刊都要出一个主题专版,一开始我沉浸在“能写大文章”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要写出好文章”的艰难。后来才知道,6000字容量版面的背后是不停地奔波和采访、不停地酝酿和修改。四处出击之后,我发现初入新闻圈后感到最难的大概就是想挖到别人没有的信息、获取别人未亮出的观点。因为每一次采访,我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行家,在他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初学写作的农村青年,前一段时间寄投了几篇稿件均没被采用.正当我苦于投师无门之时,一位通讯员向我推荐了贵刊,于是,我就自费订了一份《新闻爱好者》,从中学到了不少有关采访、写作方面的知识。我最喜欢的要数“文章评改”这个小栏目了,她给初学写作的我很大帮助。本刊1987年第5期刊登的《要严格选材》,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以前我写稿件的时候往往和被评改的那篇文章犯一样的毛病,即罗列情节过多,重复地抒发感情、概括思想。看了这篇评改的文章以后,对写稿有了进一  相似文献   

20.
播音业务讲座基础部分的稿子到这一篇就写完了。我写这些稿子的时候,主要考虑到初学者的需要,主观上想尽量浅显通俗。但读者是否认可,我实在没有把握。承蒙我的老师——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的慨然应允,在文章的好多地方,我引用或转述了他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谨向他表示真挚的谢意。在关于播音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谈完之后,我诚恳地希望听到读者的批评、建议以及不同观点的争论。这个讲座还要继续连载文体播音方面的文章,我很高兴地把接续的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章部副主任铁城同志介绍给朋友们。铁城同志是全国著名的播章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上也有相当的造诣,早已被同行和听众所熟知。相信朋友们会从他的文章中获取新的信息,得到启发,有良多的收益。谢谢读者朋友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