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以其故事情节的怪诞离奇,艺术手法的标新立异和独辟蹊径,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本文从小说《诉讼》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他通过荒谬的手法对人物内心感觉所作的细微、复杂的描绘,正是这种典型的叙述风格和奇特的主题暗示,对理解他的作品的神必起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光明预示社会现实,预示希望,而黑暗预示罪恶和精神上的绝望。海底世界、河口和山中水潭是宇宙万物生存与抗争的缩影。珍珠美丽无比,象征人类的一种美好的幻想;珍珠也好比是一面镜子,既能看出人类美好的一面,也能看出人类丑恶的一面。小说以基诺捡到珍珠为开端,以基诺把珍珠扔回大海为结局,象征着一个幻想的破灭。而珍珠又回到大海,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另一个基诺式的人物再开始一个新的梦想。罪恶,抗争和觉醒,又一个幻想破灭,又回到新的现实之中,就好象大自然一样,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叙述学理论探讨艾特玛托夫不同时期小说的结构方式,归纳出了倒叙式时序结构、嵌入式情节结构与隐喻式意象结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尤其是80年代的两部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证,从中可以看出艾氏小说叙述艺术的不断创新、日臻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以其篇章式的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关于新闻暴力的揭示被文学评论家和大众读者热议.本文尝试以叙述作品的时间系统为研究对象,探求小说中叙述节奏和叙述顺序对小说进程的影响,试析作者的意图,并分析其对作品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洱是一个对细节极为敏感的作家,对细节的张扬造就了李洱小说独特的时间景观。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从不需要向故事时间复原的碎片时间、叙述时间上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涡卷图案的叙述线条三个方面,论证了时间在李洱小说中所具有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人》一文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以波特童年时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提示了一个小女孩从对家族长辈构筑的过去的美好生活的幻象中觉醒,决心以现实的态度面对自己未来的过程。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文体大师,其作品在情节建构、叙述视角、象征运用等方面均有独道之处,本文将从如上几方面对《老人》一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寻阳 《现代语文》2004,(4):15-16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最重要的女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与乔伊斯、福克纳一起并称为当代三大意识流作家.就创作技巧而言,伍尔夫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自并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影射、摹拟等方法和技巧,时序倒置或互相渗透、多层次、多视角地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表达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性观点,呼唤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她打破了传统写实小说由作家根据时序去描述人事景物的框限,放弃了传统的"全知视角",由作家的个人化叙述转变为叙述者的非个人化叙述,作者"退出小说",让人物的思想、感觉、情绪的流动变化过程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小起的盖茨比》中 ,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 ,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小说不仅思想博大精深,在形式上更是大胆革新,极具开创性。多种叙述视角的尝试,不同视角间的形式转换,使他的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视角相对单一、叙述不够直接深入的缺点,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尽管意识流作品中"内心独白"的"原生态"受到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扬,但作品中大量存在的自由间接引语暗示着叙述干预的不可避免.自由间接引语的"双重声音"为意识流作家精心控制语篇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手段.其"亦此亦彼"的双重身份使叙述干预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能够在"叙述干预"与"自然真实"之间求得秩序和平衡,让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因此,事实上意识流作家并未放弃作为作者的干预能力,而是充分利用自由间接引语改革小说叙述角度,巧妙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荒诞"是新生代小说重要的叙事手法之一。相对于80年代的荒诞小说和先锋小说,新生代小说家们不仅注重在小说内容层面上借助"荒诞"这一叙事手法来呈现深刻的哲理性,而且注重在形式层面上通过"荒诞"技法的使用来还原世界荒诞的本质面貌。当然,新生代小说家在使用荒诞手法进行创作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素描是西方绘画体系的一个基础训练方式。百年来中国现代美术与素描的关系极其密切,但在实践发展中存在许多对素描的不同理解,其间可起支配作用的是专业实用主义。所造成的问题是专业之间深层的艺术互动有限。本文试图理清一个“本质”的理念,使各种“素描”找到一个有效的契合点,形成一个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各种艺术创作风格的“基础模式”,并且更显素描修养在画家的艺术生涯中所起的原始和本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