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相伴相生,相互融合,是学生数学必备品格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关注知识点走向关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通过"专注倾听,独立思考""善于表达,勤于实践""阅读课本,乐于探索"等手段,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09,(7):F0003-F0003
大连经济开发区第七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贯彻“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全方位育人”的育人观念,落实“培养习惯、触及心灵、铸就品格”的育人目标,不断创新“观其形、悟其神、育其德”的德育策略,“同频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地全方位发挥教育功能,积极营造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艺术育人的育人氛围,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铸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强烈民族自信心的发展型师生,并将这些理念纳入新课程体系构建之中,不断发展科学化、系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但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培养的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通过培养习惯可以塑造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优秀的习惯和品格。研究者发现,习惯与品格培养相辅相成,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塑造。可能有的家长觉得好笑:我的孩子学习好,门门功课都  相似文献   

4.
傅山知识分子品格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实学”,强调“学以致用”;天然的普世情怀和对平民百姓的关爱;“坚苦持节气”的品格、“独立特行”的精神.傅山知识分子品格形成主要受四方面影响:一是受其家学影响;二是诸子百家思想精神的研究;三是与同时代学者们的交流与往来;四是云游天下,广博见闻.  相似文献   

5.
教育因建塑学生的完美品格而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贝尔也曾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品格教育。”品格是“人之根基”,在生命生长的历程中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支撑作用。教育,尤其是当代教育.必须引领学生建构高尚的品格大厦.提升学生高远的品格境界。真正的教育.定然塑学生“完美灵魂”,立学生“美好德行”,奠学生“人性基石”。因此,塑造品格、发展品格、提升品格。成为当代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实施品格教育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可纳认为,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良好的品格包括知善、欲善和行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存在潜在威胁的。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有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强大。  相似文献   

7.
刘熙载的论词主张以品格论为核心。品格论可概括为 4个方面 :第一 ,“论词莫先于品” ;第二 ,词品“莫要于有关系” ;第三 ,词品本于人品 ;第四 ,苏、辛词品格最高。品格论密切了词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进一步把词推向了言志抒怀的轨道。它的局限性是 :否定柔情词时表现出来的封建礼教思想和轻视词的艺术特征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左右学生的行为,经常起作用的应该是习惯,而习惯又是在无数次行为的积累和摔打中逐渐形成的。所谓“习惯”,按心理学的解释,一是指一种习惯性的反应,此种反应比较简单,在类似的情境下,以近于自动的形式出现。惟习惯反应不以动作为限,在语言思想方面也有习惯性反应。二是指长期练习所形成的自动性的行为,技能学习到纯熟阶段,动作已成为习惯性。《辞海》对“习惯”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如人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有利于个人和集体生活的安排,不良习惯则起有害作用。总之,学习习惯对学习成功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要研究语文学习习惯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几个概念,这就是:习惯、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什么是习惯?《辞海》中解释说,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钱威等人认为:“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从生理上说,它是大脑皮质建立的巩固的动力定型,一旦形成某种良好的习惯便能顺利地完成一系列行为,大大提高行为效率”习惯也是性格的组成部分,叶奕乾等人认为:“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由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赵晓燕 《家长》2024,(4):30-31
<正>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与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90%的行为都是出自于习惯的支配,而人生中的很多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3—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期”,也是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品格教育是幼儿阶段的重要任务。勇敢是一种优秀品格,儒家倡导“智、仁、勇”并举,将之作为“三达德”。幼儿时期正是品格塑造的启蒙期,教师通过带领幼儿认识“勇敢”,体会“勇敢”,帮助幼儿培养“勇敢”的品格。一、认识勇敢的内涵,规避勇敢教育的误区1.什么是“勇敢”在幼儿教育中,对勇敢品格的培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勇敢”。当面对危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习惯之悲哀     
“习惯”一词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幕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题记  相似文献   

13.
习惯是一种重复,亦即重复的思想和行为便形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其“惯性”的力量往往难以抗拒,它常常成了人生的主宰。 习惯有好恶美丑之分,全在于选择和把握。正如戏剧泰斗莎士比亚所说:“习惯虽然是一个可以使人失去廉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对于伪善的人,它会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使之弃恶从善。”一个有坚毅品格的人,自知有了坏的习惯,会下定决心,去改掉它,抛弃它,而以良好的习惯去取而代之。荷兰思想家伊拉斯谟说:“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由习惯来取代。” 美国的孔德·德·布芬,年轻时智力平…  相似文献   

14.
吕亚 《教学随笔》2007,(12):8-8,2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语文的现实性、发展性和语文能力出发,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概括为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其中,“创新”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也是一大难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创新”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既是学科教育的要求,也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创新”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学生人格的雕塑和习惯的养成,努力消除可能制约他们创新的非智能隐患。  相似文献   

15.
习惯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是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相似文献   

16.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学生在教育影响下自己创造形成的精神及承载这些精神的活动形式和外在形态。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还有心灵的觉醒、文化的熏陶和习惯的养成。学生文化品格体现了学生文化的本质与个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在发展与交往方面重要价值的深刻认同及其行为外显。我校在实践与思考中,将学生文化品格的基本要义概括为三点:第一,从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来看,我们强调“自主”;第二,从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人格规范来看,我们强调“平等”;第三,从学生发展内涵的倾向来看,我们强调“个性”。下面就对学生文化品格三大要义的建构方式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根基品格课堂首次走进南宁4月12日,爱之家品格教育工作室邀请昆明肯来儿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六A助理讲师陈馨梅为南宁市红星小学近100名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分享了如何运用六A原则来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相似文献   

18.
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德育必须从小培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习惯,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时,记者问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自己的东…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惯常行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辞海》解释说: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一旦养成了某种方式,那就会影响其整个人生。叶圣陶先生说:“何为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成和塑造习惯,但接着习惯就会塑造和影响我们。”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成就高水平的阅读能力,成就有文化底蕴的人生,研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个非常价值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习惯“词典中解释为: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段时间方能形成.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制定了一套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目的在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一种或多种终生受益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主要有:讲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积累的习惯、合作的习惯、诵读的习惯、动笔的习惯、想象的习惯、动情的习惯、多读的习惯、探究的习惯、总结的习惯、创新的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