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性质音乐对普通及听障儿童情绪测量的敏感外周生理指标影响的变化。考查正性(激情震撼)、中性(平静舒缓)、负性(伤感忧郁)音乐背景条件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皮肤电影响的差异极显著;(2)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心率影响的差异极显著;(3)不同性质音乐对儿童呼吸影响的差异不显著;(4)听障儿童的各项外周生理指标与普通儿童的相比,在不同性质音乐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不同性质音乐会对儿童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普通及听障儿童情绪测量的外周生理指标而言,皮肤电和心率两项指标较为敏感,呼吸虽相对不够敏感,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和人格五因素问卷探讨了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与人格五因素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二学生较初一学生更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于不稳定的、特殊的原因,对正性事件归因更悲观;(2)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于稳定的原因,对负性事件归因更悲观;(3)人格类型不同的青少年归因风格存在显著差异:和谐型青少年的归因风格最乐观,内向情绪型青少年的归因风格最悲观。  相似文献   

3.
运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1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其情绪调节方式的情况及特点。结果显示:(1)初中生总体上感受正情绪快乐、兴趣的较多,负情绪感受悲伤、厌恶的较多,恐惧最少。不同性别、年级的情绪感受有所差别;(2)初中生在感受正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增强调节(重视和宣泄),在感受负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减弱调节(忽视和抑制),同时更多地通过原因调节(忽视和重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3)初中男女生在负性情绪的宣泄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多地采用宣泄的调解方式;(4)情绪调节方式在年级上存在差异,表现在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宣泄调节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37名儿童及其父母、老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情绪教导、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情绪教导对儿童攻击行为起抑制作用,而父母的情绪觉察和情绪接受对儿童攻击行为影响不明显;(2)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通过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法诱发了中学生的正性、负性情绪,比较了高低幸福感中学生在情绪诱发后情绪体验的差异,探索高低幸福感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情绪体验的特点.结果:(1)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男生的负性情绪比女生多;(2)高幸福感的中学生比低幸福感的中学生具有更多的正性情绪和更少的负性情绪;(3)在消极情境下,高幸福感中学生正性情绪减少得更明显,且负性情绪增加得更明显;在积极情境下,高幸福感中学生负性情绪减少得更明显,而两组中学生正性情绪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道德情绪的行为回忆范式,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结果发现:(1)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掩饰意义的行为词语;(2)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3)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的被试在做出掩饰动作后,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所下降,与控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揭示:中国大学生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后更倾向于做出掩饰行为而不是洁净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100名某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和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正性、负性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的各因子间有相关显著,其中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反思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负性情绪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2)正性情绪之下被试倾向于沟通化解、反思等应对方式,而在负性情绪之下倾向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应对方式.(3)各年级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并且差异显著.(4)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性别问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30名学习障碍儿童为对象,采用表情图片和情境故事法,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发现:(1)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障碍儿童情绪状态理解水平显著高于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数学障碍儿童和复合型学习障碍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调整或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行为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主观感受、表情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年龄的情绪感受频率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和主观体验的情绪调节方式也都存在着差异。通过不同的应对措施来改变负性情绪,以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虽然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表现大致相同,一般会出现行为刻板、喊叫、哭闹、自残、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但由于其生理、智力、认知以及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其情绪行为产生的原因又不同,从而在教育教学中采取的干预措施也相应不同。本文通过个案的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异常情绪行为进行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与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9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1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安全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初中留守儿童中,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三年级,男生的A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N行为显著高于男生。(3)监护类型、监护人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亲子分离时间是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危险因素。(4)人际安全感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A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安全感则对N行为和行为总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相对较低,N行为等内隐行为问题突出;(2)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水平存在学校差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校满意度水平显著低于公立校和混合校;(2)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水平有显著年级差异;(3)师生关系中,师生亲密性、支持性和低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4)学业行为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任露  毛齐明 《中学教育》2014,(4):98-104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情感沟通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积极情感体验不充分、负性情绪表达受阻、应急情感沟通不畅。同时,父母感情满意度、监护类型、被留守年龄段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影响显著。为此,文章提出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世界、父母之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合力、谨慎选择外出时间段和监护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水平及某些社会学因素的影响.笔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和人口统计学问卷调查346名大学生,发现师范生的总体幸福感(自述幸福感)较高,除负性情感这一维度外,综合幸福感的其它各维度中,利他行为的得分最低,友好关系这一维度得分最高;男、女生在利他行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生活满意、自述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述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的学生在生命活力、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生活满意、人格成长、自述幸福七个纬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子女仅在生活满意、人格成长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大学生在自述幸福、负性情绪、利他行为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经济水平在自述幸福、负性情绪、生活满意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学习成绩在自述幸福、自我价值、健康关注、利他行为、人格成长、正性情感、生活满意七个维度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沙地区四所中学227名教师进行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生活满意度的性别、教龄差异不显著。但正性情绪有性别差异与教龄差异;正、负性情绪之间的差异也随教龄变化。教龄越长,负性情绪越多于正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特殊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情绪行为问题。当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则,注意特殊儿童的情绪变化,了解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心理特性,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的情绪行为,分析特殊儿童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特殊儿童解决、克服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开始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来理解学习困难儿童的礼会性发展.以往研究发现,意图归因、社会日标和自我效能感在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1)行为类刑不同的学习困难儿童在社会目标选取上存在显著差异;(2)行为类型不同的学习困难儿童在与社会目标相应的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3)学习困难儿童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与相应的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4)学习困难儿童社会目标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母亲抑郁情绪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情感虐待和忽视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潜在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儿童母亲进行测查.结果 发现:(1)母亲抑郁情绪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相关;(2)情感忽视在母亲抑郁情绪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和内化问题间起中介作用;(3)情感虐待在母亲抑郁情绪与儿童内、外化问题间起中介作用.该...  相似文献   

19.
听力障碍中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3名听力障碍的中学生和173名听力正常的中学生的综合幸福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听力障碍中学生与正常中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差异不显著但在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自我价值和友好关系这五个维度上和正常中学生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2)不同性别的听力障碍中学生仅在生命活力和健康关注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显著;(3)配戴助听器的时间与年级在生活满意、负性情感、利他行为这三个维度上存在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