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为主题,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回应、实践智慧与案例,以及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等议题展开研讨。因循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常态,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和更长远的视野推动未来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注重直接经验、注重自主学习、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内容的社会性、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快乐星期六"活动课程正是基于这一系列认知而展开的,先后经历了发动、尝试、调整、提升四个阶段,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九年级政治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综合科目"的设立,既是对中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与支持,同时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综合科目"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适应全方位育人要求,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展开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对其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主要围绕价值取向、主体和践行机制等核心要素展开,以上要素依次从理论认知到操作实践,逐层深入、步步推进,逐一解决校本课程"为何开发"、"谁来开发"和"如何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葛薇  袁勍  梁振国 《天津教育》2020,(21):79-82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式下,我校初中英语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协力开发了一门题为An Unusual Spring Festival 《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围绕八个话题,开发出十五节网络直播课。该课程旨在帮助初中学生关注和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感悟中国优势,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切身感受,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全球民众生活、生命安全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带来了空前影响。高校教学同样面临新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如何施策以适应后疫情时代学情与时局的变化,锚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运用"目标领航,四驾齐驱"教学模式,不失为目前高职院校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了适应"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环境,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大连交通大学的动车组结构及原理课程为例,依据该课程特点,在线上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线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并将该平台引入实践教学中,形成"线上+线下"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0年11月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现实背景下,课程与教学面临着线上教学实践之困、学生素养培育之失、教师专业发展之难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自主学习"、英国的"...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真正将"会劳动"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我校创编了原创农耕课程,建立了"小农庄""小花房"等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以蔬菜、绿植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思考:当传统的草根教育遇到了新时代的"小种子"时,该如何灌溉适合学生们的土地呢?我校因地制宜,通过"农联农耕馆"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展开了新时代小学生劳动与生活的养成教育的初探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评书,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发适应儿童认知水平的评书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说书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丰富的语言感受力,促进学生母语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课程通过课程架构,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评书微课程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制约因素展开综合考量,注重各种学科认知的多重联系,从学科融合角度展开教学设计考量,对全面塑造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有特殊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教师要从实践角度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付燕 《四川教育》2020,(11):34-35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项目化课程的实践价值,全区建构起了小学高段项目化学习课程“病毒与人类”。该课程包含写作课程、观影课程、阅读课程、戏剧课程、灾难应对课程,设计了驱动性问题并建构了各阶段的课程框架,旨在达成让学生深度理解“病毒如何影响人类命运”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镇生 《考试周刊》2013,(83):171-172
活动课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二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在我国,受宏观条件的限制,洋思中学主要在活动课程的第二个方面进行尝试.学习者的不同学习方式是课程具体结构的基础.以学生自主性探索为基础的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应有大的变动.也就是说,不是围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逻辑体系展开,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的活动上.活动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科课程同样应当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教育在中,游戏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游戏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体验和丰富的教育意义,区域活动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将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精心组织安排各种游戏,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主要围绕"如何将幼儿园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少子化、幼儿规范意识淡薄及世界幼儿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于2008年展开了新一轮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教育的奠基作用,注重教育课程规定时间外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着力于"健康"和"人际关系"领域的改革,是一次较为保守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从课程的系统层次还是从自身的运作逻辑来看,课程是一个过程性的实在,是经验动态生成与立体建构的过程.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而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是课程过程的核心和评价的抓手.学习体验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载体(事件)""两个维度(情感、认知)""四种类型(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基于学习体验的结构,以"打陀螺"课程为例,以事件为载体,认知、情感为两面,观照课程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聚焦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以及学习结果四类体验,尝试设计基于学习体验的过程性课程评价实践样式,从而实现对课程整体质量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课程的逻辑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出发点组织课程,以成人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组合、传递。经验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经验或活动为逻辑展开课程,提出了教材的知识逻辑与儿童的心理逻辑相统一的论点。依据皮亚杰和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我们可以反观儿童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的逻辑起点就是人在"活动"中产生的"学习经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构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从课程的系统层次还是从自身的运作逻辑来看,课程是一个过程性的实在,是经验动态生成与立体建构的过程.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而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是课程过程的核心和评价的抓手.学习体验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一个载体(事件)""两个维度(情感、认知)""四种类型(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基于学习体验的结构,以"打陀螺"课程为例,以事件为载体,认知、情感为两面,观照课程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聚焦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以及学习结果四类体验,尝试设计基于学习体验的过程性课程评价实践样式,从而实现对课程整体质量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
初三思想品德活动课增加了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本文简略讨论了"活动课"的特点、"活动课"教学注意事项及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当前课程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