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农民变化最大、最深刻、最有实质性意义的应该归属于农民观念的变化,即农民式生存观念向市民式生存观念位移.半自然式经济观念向市场式经济观念转变.强信任观念向弱信任观念渐让。农民观念的变化不仅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支持着农民工流动,影响着农民工的生活预期和回流观念。为此,我们必须纠正农民工的暂时观念,转化树立农民工的长期观念,增强农民工与市民的互动观念,克服农民工的自卑观念.遏制农民工的返乡观。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基本条件;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人民公社解体,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农村改革引起的社会大变动,深刻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尽管家庭承包责任制也有其自身局限性,但仍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必须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中,过多的是在关注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而对外部环境重视不够。舆论环境方面,政府和社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制度环境方面,缺乏配套的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因而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经济环境方面,尽管国家和社会总体水平达到一定要求,但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和农民个体收入差异较大;文化环境方面,政府对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投入太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加上传统文化影响,致使农民的养老观念比较滞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观念及其历史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从未停止对中国革命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他的农民革命观念在今天看来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是独具特色。本文试从他对历史上农民革命和农民领袖的一些评论和认识以及他亲身的革命实践,初步探讨他关于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农民问题的实质、农民革命的作用、农民革命胜利后要防止腐化等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变的进程中,农村占有特殊地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亦有特殊意义。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它可提高成年农民和未来农民的技术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可促进农民职业的变更和科技的推广应用;它也能帮助农民冲破旧的思想意识和落后观念的束缚,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抓住根本常洪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面貌明显改观,精神文明水平逐步提高,亿万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但也不能忽视,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相似文献   

7.
女性问题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农民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在他的一系列反映农民、农村变化的小说中,不仅塑造了新时代的农民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一系列贴近当时生活、鲜活生动的农村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反映了新中成立前的女性自主地位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自五四运动以来,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争取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内卷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 《教育探索》2012,(3):11-12
农村教育“内卷化”是社会发展失范的一种表现,它将造成社会合理流动割裂、读书无用观点抬头和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等社会危害.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和农民教育观念改变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转变农民教育观念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教育内卷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自发的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社会宏观变迁,它的剧烈变动最终都体现和反射到农村政治机制和农民政治生活之中。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推动着农村社会主体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结构的分层化,利益成为人们关注、追求和维护的重点,而正是对利益的愈加认清和重视,就愈加需要对利益的表达渠道和机制进行调整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政治制度和农民政治观念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农村中等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叶玉华俄罗斯农村中等教育是俄罗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俄罗斯农村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以及俄罗斯农民的休养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1991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指导活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经过10余年的发展,指导员数量少,且技术等级越高所占的比例越低,等级越低所占比例越多,城乡分布不平衡,高素质的指导员比例低;指导员的培训、管理、退出、激励和指导等各项制度均不完善,导致大多数指导员成为摆设,指导员没有充分服务于社会。针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些完善性的建议,从而为深圳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组织及深圳市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多的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业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学生、高等学校和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推进教学改革,改善政策环境,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础教育是根本,特别是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对河南省确山县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针对当前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几个值得思考的变化,特提出当前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impact of HIV/AIDS on food security and rural livelihoods is still insufficiently understood. It is evident, however, that rur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need to respond to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rural areas due to the pandemic. This article explores competencies that they nee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HIV/AIDS issues related to their work with farming families. Initially 45 rur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se competencies, using case stories and questionnaires. Subsequently, 34 individual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rur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from East Africa and Zambian government officials. A focus group discussion with 15 Zambia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ers completed the empirical part of the research.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omplement the technical competencies of rur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with more social competencies, such as counselling and communication, lobbying and networking. Recommendations are formulated for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who have to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HIV/AIDS pandemic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5.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生育观念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实地个案调查,对农村地区三个不同代别的人们的生育观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育的性别偏好、年龄选择、生育成本理解是生育观念变化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理性化是农村地区生育观念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生育观念变迁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虹 《中学教育》2011,(5):70-74,120
农村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对来自重庆市农村地区30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揭示了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需求,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导致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的产生。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次调查表明,在教师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的问题更严重;学生问卷的结果则表明,留守儿童在孤独感、社交焦虑方面与其他儿童存在显著差异。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面措施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始终关注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商州系列小说到90年代中后期的《土门》《高老庄》,及至新世纪之后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贾平凹用文学作品追踪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通过文学形象表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情绪、思想观念、心理结构的变化轨迹。在对农村的变迁和农民命运的书写中,贾平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对改革的赞誉和认同,到世纪之交的批判与反思,及至2000年之后的新世纪,贾平凹以知识分子的怀乡意识,表达了对农耕文化失去根基后传统乡村的怀念。  相似文献   

19.
半城市化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地域,这一地域的乡村规划要更注重乡村的社会性和自治属性。通过引入社会调查模块可深入分析“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发展问题,有利于提出更具可行性及兼顾社会群体空间利益协调的规划方案。在以建平村为例的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中,通过引入社会调查模块,从多元社会群体的角度总结和分析空间发展焦点问题及成因,提出兼顾多群体利益的空间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流失严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阐明了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促和谐社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