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是一种尊重主体、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包括:对话中品悟,张扬个性;对话中探究,动态生成;对话中想象,超越文本;对话中鉴赏,多元解读;对话中积累,美读成诵。  相似文献   

2.
阅读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和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学生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教师的对话,学生相互间的对话,教师与教科书的对话。对话实际上就是文本内容与精神内涵在多主体间的交流与碰撞。对话的平等、民主本质有利于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增强学习效果,笔者愿将自己的体会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所谓“对话”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是指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之间 ,不存在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 ,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理解和建设性的双向交流关系。在对话中 ,人们不是探讨一个确定的主题 ,而是意在一种有待发现的真理 ,参与对话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对立 ,他们只是想搞清楚某些共同面对的问题。语文阅读中的对话有利于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体言语 ,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既然承认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它包括“语文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与鉴赏”是必修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在广东省举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基地语文教学交流活动中呈现出教师对同样的教材内容的解读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启示我们: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在阅读课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阅读主体和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使语言文化世代传承。“教学建议”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  相似文献   

7.
一、以学定教,适时引导。《课标》所讲的“对话”,要求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才有可能发生“感染”、“激活”、“碰撞”等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活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离开  相似文献   

8.
<正>1.语文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对话"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感受性阅读",而"感受性阅读"的理论基础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倡的阅读和教学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如果从言语交际学来看,并非是孤立的说话或听话,而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要素展开深入研究,确认鉴赏阅读起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提示,可以有效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和情绪。本文以史铁生《我与地坛》教学为例,探讨从情感角度作阅读指导的路径,引导学生深度解析文本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阅读情感与作者文本情感达成共鸣,取得深度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明财 《考试周刊》2015,(46):38-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进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引入对话理论,打破教师"一言堂",赋予学生言语权,标志着课堂教学的进步。那么,什么是"对话"呢?哲学家马丁·布伯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这是平等的"你——我"关系。用之观照现代语文教学,我认为对话指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材"阅读与鉴赏"模块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其实,从功利出发抑或从审美出发,"对话"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一、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改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对话,并把"对话"提高至空前的高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这一模块的教学建议中就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指出我们对话的内容"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更直接点明要求进入教学中的对话主体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其中值得关注但又容易为我们日常教学中所经常忽视的是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正"文本研习"主要是针对一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以期提高学生理解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文本研习"的理解与操作存在一些问题,走进了教学的误区。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研习",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语文的本体是言语。只有立足于文本的言语训练,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揣摩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激活语言感知。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真实起点,把课堂还给学生,抓住语文课的本质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文以载道。"在教师、文本、学生三个阅读过程的主体经历体验、碰撞、对话后,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作者)与教师、学生自我心灵的沟通对话。如何更好地综合"人本"与"文本",我觉得事关"一种意识、两个前提、七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韦燕 《文教资料》2014,(8):41-42
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教师、文本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探究性阅读教学尤其要求教师重视自己与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需先融入文本,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引导,启发其多角度、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对话,它由以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对话为主的多重对话相互交织而成。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使课堂教学双方置于平等地位之上,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是师生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优美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脚本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独特的个性体验,再细品语言,调动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交流、对话,在"以美读美,以情品文"的心灵对话中发掘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