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西方非英语本族语译论家和中国的一些翻译理论家将奈达翻译理论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翻译成"等值"、"等效"、"等同"或"对等"进行质疑和批判,认为将奈达翻译理论的关键术语equivalent翻译为"等值"是一种误读和误译;其次认为"等值翻译"中的"等"和"值"两个字的使用错误而且无法解释"等值翻译"中的"值"的含义。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等值翻译"修改为"对当翻译"。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翻译作为语际间转换的活动,其基本事实就是用译入语来传达源语言所隐含的意义,作为指导翻译活动的翻译理论从本质上是模糊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一直以来就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在中国译界也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二者都对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但是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对翻译标准的精确描述,而是通过模糊表达指出了翻译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3.
翻译理论中的等值概念具有不同层面上的等值,其中信息等值是翻译等 值的基础,对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探讨信息等值理论的历史源流和理论框架以及翻译信息不等值现象作为语言固有特点的语言学依据,并指出语言的这些特点对于翻译的信息化,科学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尤金·阿尔伯特·奈达提出了翻译的“对等论”,对中西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本文主要对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英汉翻译的指导意义以及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活动有效性的保障,而礼貌原则则好似交际双方之间的润滑剂,使整个交际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增大言语交际活动的成功率。翻译中礼貌等值问题的研究重在吸收等值翻译理论的科学内涵,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语用研究的成果,探讨言语和篇章层面的礼貌等值。本将运用信息学上的“灰色系统理论”来分析合作、礼貌两个原则运用中的某些规律,并从微观的言语行为层次入手,探讨翻译中的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6.
阐述西方翻译理论学者对翻译等值理论的批评意见,简要回顾等值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等值理论的精邃,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分析等值理论反对者的意见,指出等值理论仍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  相似文献   

7.
奈达的翻译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和商务英语的特点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在词汇、句子和语篇方面能够实现意义和文体的等值,并提出了可以采纳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浅议科技翻译在“等效”上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钰 《考试周刊》2011,(61):30-31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运用了意义上的成分分析理论(componentialanalysisofmeaning)和语言功能理论(functionsoflanguage),创造性地运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所指意义与内涵意义理论,建立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和读者反应理论(reader’Sresponse)。前者就是我们俗称的等效原则。不同的原文类型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会遇到不同的难题,而科技作品的翻译与其他类型文章的翻译相比.在追求“等效”上有着较明显的优势。本文将从文化及语言文字的选择技巧上来阐述科技作品的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77):20-21
翻译等值理论是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译者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翻译理论强调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译文中必须保留原文的文本特征。千百年来,翻译等值理论一直在翻译领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翻译学者。翻译等值理论在运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翻译等值理论观点、概念及流派,并且仍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等值翻译的立体语言普遍语法模式的等值翻译模式为基础,论述等值翻译从宏观篇章着眼,以句子为轴心,从微观词、词组、句着手的原则。等值翻译较直译、意译优越。  相似文献   

11.
奈达翻译定义的中文译文有严重的错误。奈达不主张"等值"、"等效"翻译。"等值"、"等效"、"对等"、"对等语"、"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术语是错误的术语,它们错误很多,错误之一是用一个"等"字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将奈达翻译理论曲解成求等的翻译理论,然而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求似不求等。弗斯指出,翻译理论中所用的"equivalent/equivalence"理论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中心议题之一,理论从产生至今备受关注。"equivalent/equivalence"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一方面作为数学和形式逻辑里的专业术语,表示一种绝对对称和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被当作一般语言词汇中的模糊词语,表示"具有相似性"或"基本相同",翻译理论中所用的"equivalent/equivalence"是使用它作为普通词汇时的模糊意义,即相似或贴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电影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电影字幕翻译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奈达的等效原则展示了它的绝对引导价值。此项研究以哈利波特为文本探讨等效原则在其中的应用,期望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所有翻译教科书中的必不可少的奈达翻译定义被视为翻译理论的金科玉律。研究发现中国翻译教材中的奈达翻译定义是被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的假奈达翻译定义,不是理论经典,不是翻译理论的金科玉律,而是翻译教材中的瑕疵,是白圭之玷。笔者的译文是"翻译是用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接收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再现信息的意义,其次再现信...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奈迭和彼得·纽马克是在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翻译理论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他们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但比较范围只局限于个别方面。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的翻译思想,本文从翻译的定义、性质、方法及翻译的评价等九个方面对这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发现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差异。概括起来说,奈达的理论为功能论,而纽马克的理论则是文本论。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在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翻译理论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他们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但比较范围只局限于个别方面。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的翻译思想,本文从翻译的定义、性质、方法及翻译的评价等九个方面对这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发现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差异。概括起来说,奈达的理论为功能论,而纽马克的理论则是文本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种种翻译现实活动,对曾有的一些典型的翻译的定义、原则和标准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提出:能包容一切语际翻译现象的翻译定义应该是:根据特定的目的,把一种语言的话语行为或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话语行为或文本,而不能给予更多的描述和限定。文本翻译的原则和标准是一个以忠实和对等为核心的动态多元体系,其中“忠实”和“对等”随着翻译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而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忠实和不同层次的对等。  相似文献   

17.
王丹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2):139-141
作为一位学者,教师,创新者,和颇具影响的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圣经翻译方面所产生的世界影响无人能及。由于他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由此被引入一个引人入胜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尤金·奈达的翻译原理Dynamic Equivalence被误译为“动态对等”,曲解了奈达的翻译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可以译成“动力相当”。“动态对等”作为翻译标准十分不合符逻辑,世人无法理解。“动力相当”是翻译的标准,它用来衡量译文的好坏。译文和原文是可以产生力量的,这力量影响读者,读者在译文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奈达的翻译标准及所涉及的层面,以及实际翻译中翻译标准在各个层面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阐译的必要性、概念、特点、原则与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