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得以全面暴露,直接推动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全面革新。革新的成果不仅是各国及国际组织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也代表着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发展方向。因此,深刻反思我国现行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然后立足于我国国情,辩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予以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柯健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9-123
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需要建立各国经济和政策的协调机制,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目前这种约束机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自由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造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推进金融自由化,必须加强对本国金融监管,这是化解金融自由化风险的重要手段,消除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有力保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在促进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同时,为金融市场带来了监管者恶性竞争、监管套利以及系统性风险。上述风险积累后引发金融危机,冲击了传统的金融监管标准、手段、模式,推动了金融创新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效力从实体法角度和程序法角度都得到了提升,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结构开始向统一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取向也变成效率与安全并重。而我国应顺应上述潮流,强化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协调其与微观审慎的关系;强化机构监管的同时,注重功能监管的建立与健全;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4.
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反思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逆周期金融监管可以克服传统顺周期金融监管的缺陷,有效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我国应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5.
金融垄断资本为控制全球化生产链而推动跨境资本流动,导致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结构特征。银行业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载体,对其国际业务的集中度和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分布的分析验证了中心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的支配性作用。支撑此结构的关键在于不同地位国家资产组合的配置差异。美国基于其货币的特殊地位提供安全资产并持有非中心国家的风险资产,得以在经济增长时期享受风险资产的超额收益。美国金融霸权主导下体系的不对称性难以提供高效公平的跨境资本流动争端调节和监管机制。为了摆脱现有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并捍卫金融安全,非中心国家首先需要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破除对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迷信并重拾金融主权,其次需要强化金融监管。中国需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新型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同时在国内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金融安全治理水平,从而统筹国内外金融安全治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借鉴日本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考核的方式,采用稳健性现场评估等新的措施,拓展我国基层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方式,将有利于对系统性风险因素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国家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7.
金融灾难如此频繁地爆发,具有的破坏力和传染性又如此巨大,这使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能无视它的危害性了。我国政府也早已对如何防范和应付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应该说是有客观的规律可以遵循的。产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固定汇率制的施行;过度举借外债,尤其是短期债务;仓促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政策不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等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必须坚持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实现相辅相成,强化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控,力求法律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覆盖,依法防控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深刻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3月制定了《金融改革框架》,试图建立跨领域综合性监管机制。我国面对这次危机,应从中吸取教训,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由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笔者从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入手,指出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金融全球化则助长了这种危机短期内在世界范围迅速蔓延。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别从国内微观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两方面的影响深入展开论述: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详细阐述了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法律措施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对宏观调控与微观规范层面多方面的错误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是酿成危机的重要根源,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助长"次贷"违规通行无阻是酿成危机的重要隐患,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因素,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是酿成危机的关键性因素。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实现相辅相成,强化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控,依法防控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入。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应进一步提升我国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坚持采取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措施解决纠纷,加强对金融债权安全的保护,完善法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职能,重视规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规范财富增加与社会分配的公正公平,法律监管机制要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覆盖,坚持提高金融、经济立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坚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立改废"的长效与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加快,但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将随着开放的深入成为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重要方面。文章详细分析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五种国际金融风险,并在最后提出了四条对策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希望对中国的金融安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遭受这场灾难的国家认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在经济上交往频繁,在推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双方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问的经济合作,深化我国与东盟闻的友好往来,在此对我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双方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4.
从次贷危机入手以及结合北京金融体系的现状,对构成金融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探讨了这些隐患可能构成的危害和潜在风险.在强调金融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构建北京金融安全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产品市场。实际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规避传统市场当中的风险,同时又给相关经济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目的、交易者的履约能力与履约意愿、交易场所和交易机构的监管等角度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管理与防范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培养怎样的人才,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培养怎样的人才,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西方强国的历史发展路径,是中国发展的现实路径,还是对中美两国的经济金融化、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对比关系的统计分析,无不有力地证明,金融是拉动一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中国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从容应对危机,在短期暂缓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加大国际金融合作力度,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中期调整外汇储备构成,在长期确立“金融强国”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陈昱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6):76-77,94
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中的风险与危机、压力与后果,指出金融全球化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和风险,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出发,将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归结为国际过剩资本脱离经济需要大规模跨国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做出了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的国际条件下的表现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