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忠实”和“信”一直被奉为翻译的标准,但由于人类语言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加之翻译者在翻译时的主观介入和采取的不同策略,导致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语言的误译现象。最终,“忠实”和“信”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理想。本文本所要讨论的就是,文学作品翻译中模糊语言误译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翻译对策,希望对文学作品的译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提高文学作品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
语言风格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不仅是可以感觉到的,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语言现象和手段体现自己的存在。语言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问题.并且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语言风格及其可译性谈起,并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和探讨语言风格的翻译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翻译的等值 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更重要的是通过由译出语向译入语的文字转换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因此,一部好的译作应该能够传达与原作相等的信息。这种相等的信息包括了:相等的语义,相等的语言形式,相等的风格以及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相等的效果等等。 长期来,翻译的准则,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还是刘重德教授的“信、达、切”无非是力求真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即实现翻译的等值(效)。这是所有译者共同遵循的原则。Eugene  相似文献   

4.
李凌 《考试周刊》2011,(55):25-26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源语风格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翻译风格论认为译者需要领会文学作品迥然各异的源语风格,进而探寻如何再现这些作品的风格,才能将源语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挖掘得更深。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文体特征,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翻译的一大难点。杨必译《名利场》是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葩,本文将以风格论作为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具体分析杨先生译作中的人物对话,领略其再现原作语言美、艺术风格美的深厚功底,感受其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中英文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及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因此在汉语和英语互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特别是在两种语言的文学翻译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在翻译实践中,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标准一直是译者们信奉的标准,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存在太多“不可译”的现象,如果盲目地遵循严复的翻译标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就会变得举步维艰。在英汉互译时,文学作品中诸多不可译现象的存在说明绝对“忠实”的文学翻译是不可能的,“神似”翻译理念为译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文学翻译中做到传神、达到“神似”才是译者们应该遵循的真正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有一种现象:作品译文虽好,但竟"不似原著",即译文与原文风格不能统一。学界也有某种思想认为,将原著的风格完全展现在译文中是无法做到的。本文在分析文学作品风格的内涵、特征及其成因,提出风格可译性的观点,并通过对比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译本,探讨风格的传达与流失对于译作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思维参与的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和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巧,需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表达出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和频繁,翻译的作用也越发明显。成功的翻译很难,其难度不亚于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创作。怎样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依照翻译标准,就能判断一个翻译是好还是坏。1898年,严复在他的《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翻译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情况:纵向翻译即古诗今译,横向翻译即外文中译。一位学者说得好:“我至今仍坚持这一看法,即无论西文中译或古书今译,都必须译出原作的韵昧风貌,而不宜平直硬译,仅求两种文字对应,达意而已。”这种观点对诗歌的翻译最为恰切,因为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又讲究韵律等,它鲜明地体现着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韵味风貌,所以最不宜平直硬译,必须信(忠实原作)、达(明白流畅)、  相似文献   

10.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许多优秀俳句作品长盛不衰,至今依旧广为流传。在创作理念上,俳句注重含蓄美的表达。对俳句的汉译,历来都有不同的见解。该文结合松尾芭蕉的古池俳句实例,依据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探讨日语俳句的翻译。俳句翻译要“信”,但不能“得意”而“忘形”,原作语言结构和风格的保持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上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有三难:信、达、雅。本就翻译的第一个标准“信”谈一点粗浅的认识。通过对《呼啸山庄》第十五章的翻译实践及对原主题、风格、形式及语言的分析.说明“信”即忠实,也就是译应在意义、风格和形式三个方面忠实于原。  相似文献   

12.
试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篇译文进行品评和比较后,我们就如何将“信、达、雅”的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进行讨论,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的初步结论是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时,译者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要真正做到“信”,必须从诗的写作背景,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做到“译气不译字”;诗歌翻译的“达”不仅需要译诗语言通顺,还需要有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诗歌翻译的“雅”在于译诗能够贴近原诗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浅谈英汉文互学译的语言变异金城,金长胜语言是作家表现创作风格、展示艺术个性的一种手段和形式.由于作家自身天赋、学识深浅以及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各有差异,所呈现出的文学作品风格各有千秋.翻译文学作品虽然是将原文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文学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可以分为合译期和独译期两个阶段。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她和杨宪益的合译作品上,而对她的独立译介活动关注不多。独译阶段的戴乃迭脱离合译者、翻译助手的身份,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译者主体性。翻译文本中存在大量“译者现身”的现象。通过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原本和英译本的比较,深度挖掘译者身份,力求更深刻地洞悉戴乃迭独译期明显的“译者现身”风格。  相似文献   

15.
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着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翻译是一种有限度的活动,不可译现象是翻译活动本身无法突破的,可译度受着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的限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译度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特性,它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包括在语音、词汇、修辞、甚至语篇类型上的选择。译作对原文风格能否再现,也是翻译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本文中,笔者尝试以刘宓庆的风格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风格符号标记来系统对比《红楼梦》两大译本——杨宪益和霍克斯版本中人物语言风格的传递之异同。  相似文献   

17.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审美意识、艺术情趣、艺术素养和语言特质构成的艺术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再现出原文所蕴含的各种风格价值。本文从文学风格视角探析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并指出风格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族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败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态度和方法,讨论了文学作品中宗教典故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瑞娟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4):55-57,61
翻译作品无法避开原作的民族语言文化特色,译文中的“洋味”必然存在。译者应该把这种“洋”风格、“洋”表现手法译出来,否则可能造成误解或丧失原文神采,所以应提倡“直译原则,”尽量保留直译因素。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学作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译者必须具备“译者意识”,从内容到形式,即在语言、句法、文化背景,民族色彩、审美情趣等方面,忠实并切合原作,准确把握原作的神韵、意境,原作风格的“不可译性”是能够过渡到“可译性”的。如果原作清新淡雅,译作也同样清新淡雅;原作诙谐幽默,译作也诙谐幽默;原作隐晦生涩,译作也隐晦生涩,尽力达到“语言的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