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穷人》(第十二册第8课)一文描述了一对渔家夫妇不顾自己的贫苦,同情关心寡妇邻居,自觉收养孤儿的动人故事。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激越的语言,而是用朴实的恰如其分的语言,塑造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叹词的使用颇具特色,对精细地刻画人物内心矛盾及变化,塑造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起了特殊的作用。下面举例谈谈。唉1.“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2.“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以上两句中的“唉”字都读“ai”,但因标点符号不同,例1中的“唉”字读得短促些,表现了桑娜对邻居西蒙真挚的同情和关怀。例2中的“唉”字读得缓慢些,表达了桑娜对西蒙的死无限伤感、惋惜之情。  相似文献   

2.
照应,是文章的结构方式之一,能使叙述前后呼应,首尾相衔,形成环环相生、丝丝入扣的结构网络,有助于突出文章中心和人物形象。照应有多种形式,如首尾照应、情节照应、过渡照应、总分照应、伏笔照应、与标题照应等。《穷人》便是一篇善用照应的名作。  相似文献   

3.
《穷人》     
[作业分析] 课后四个练习题围绕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思想感情,学习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目的,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序安排。第一题看似理解新词,实际上,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了过些词语,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初有所感。第二题列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第三题的两个典型句子,学生不仅能被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内心所感功,而且能学到恰当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感情朗读则为深化学生的认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穷人》是统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 本单元课文侧重于写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旨在让学生懂得写文章要用朴实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情实感。这不仅决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也为我对本课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穷人》一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生活十分穷困的情况下,同情、关心并收养了邻居西蒙遗留的子女。课文朴实、生动,读后给人以心灵美的教益。课文的主人公——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一个朴实勤劳善良可敬的妇女。桑娜出现时,正“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在她的操持下,这间渔家小屋“地板  相似文献   

6.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先声夺人!好。)桑拿拉开了帐子。(开头不错。)  相似文献   

7.
渔夫转过身来对桑娜说:“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我们的儿子了。”桑娜含着热泪用力地点了点头。一晃十几年,当年的两个小婴孩已经长成了英俊的小伙子,他们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干着打鱼的工作。有一天,老大邦尼撒了好几次网,什么也没打着,于是他想:如果我下一次撒网再捕不到什么的话,我就回家。于是他又撒下网。好!捞到了什么了。他快乐地拉上来一看,竟不是鱼,而是一只硬邦邦、发出七色光的透明苹果!邦尼寻思,明天带到集市说不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呢,这样的话,我的几个兄妹就不用穿得破破烂烂的了。第二天,邦尼来到了集市,他见到许…  相似文献   

8.
“你瞧,他们已经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啊!”渔夫惊叫起来,“桑娜,你真有一颗善良的心!你真好!”渔夫望了望睡在床上的七个孩子,又说:“从今以后,我们都得拼命干活,才可能勉强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9.
《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太(1828—1910)晚年的作品。作者以深沉的思想感情,朴实凝炼的文笔,描写了一个看来似乎平常,但却震撼人心的悲惨故事:一对贫困的渔家夫妇,在邻居——一个寡妇死去以后,主动地收养她留下的两个幼小的孩子。这个故事,充分反映了剥削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表现了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篇课文情节单纯,结构严谨,依据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里,盼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叹词的功能》中的一些语法问题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徐伟民1996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叹词的功能》(以下简称《叹词》一文,我以为其中有一些语法问题,颇有讨论之必要。一、是不是叹词判断有误《叹词》一文中所说的“叹词”,有些并非叹词。例如:...  相似文献   

11.
自从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九张嘴仅靠渔夫每天出海打鱼过日子,生活过得越来越紧巴。渔夫每天早早就得起床,早饭经常只吃一口面包就拎着鱼网出海去了。遇到天气恶劣,海上狂风大作,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咆哮的海浪卷入大海,即便是熟识水性的渔夫也常常被咸咸的海水灌了个饱。就算这样拼命,渔夫也只有六成的机会能打到鱼,偶尔鱼网还会被狡猾的鱼儿咬破,  相似文献   

12.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桑娜拉开帐子。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从此以后,本来七个人生活的大家庭又多两位长得像"桑  相似文献   

13.
今文《尚书》中共出现了十个叹词。数量之多,是上古典籍中罕见的。本文拟对这十个叹词的用法作详细的研究。文中断句与句意主要依据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孔安国的传,孔颖达的疏(下文简称《孔传》、《孔疏》)和宋·蔡沈的《书集传》(下文简称《蔡传》)。  相似文献   

14.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穷人》是一篇经典性小小说。它一直是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课文。其中第一小节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拥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第9课。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主题思想《穷人的专利权》通过一个工人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权而受到重重盘剥,欺诈的描述,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抨击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腐败,痛斥了主宰资本主义国家各级衙门的老爷们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发明所持的冷漠、残忍,刻薄的态度和从中进行敲诈勒索,借以肥私的罪恶行径,作品从而也就深刻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穷人》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作者以桑娜、渔夫这两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穷人的贫困和悲惨,是许多穷人的缩影,他们卑微,是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那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人。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把真实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演绎成一种人穷而精神富有的人生和生命的大境界。《穷人》是篇老课文,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策略、建构主义的应用及整合情景教学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教法一:把"教"的重心指向"学"的凝难处一、围绕目标,自学质疑1.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的第③③小题和第2题的第③③④小题认真自学课文的第二三段。(2)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把不懂的问题写在"质疑卡"上。(3)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运用工具书和老师教给的质疑、释疑的方法展开充分的自学。[这一环节"学习目标"的设计体现了以单元训练项目为重点,课前导读、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原则。自学质疑可以放在课外完成,这样能保i正有更多时间独立完成。条件成熟的班级可…  相似文献   

19.
1.学习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学习文章通过细腻刻划人物心理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情分析 课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跳跃性较大,再加上人物心理活动较为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有些难理解的,可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有些跳跃性较大的“空白”,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动笔写一写。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入手,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相似文献   

20.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