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戏剧作为一种"国家仪式",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树立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当代戏剧通过戏剧创作、组织和参与各种戏剧展演活动以及对传统剧目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改编,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强化。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甘肃省发布了《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将戏剧作为全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突破口,以"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为总目标,建设"戏剧大省"。在全球化语境中,在光影角逐的时代背景下,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考察,甘肃戏剧只有立足本土民众需求和地域特色文化,在内容打造及传播方式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地转向产业化,追求艺术性与娱乐性的平衡、公益性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才能再创甘肃戏剧的辉煌,实现建设戏剧大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月派虽以新诗闻名,但其戏剧创作成果也不乏精品之作,其独特的知识背景和艺术追求使得它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戏剧创作在意蕴、结构、语言三方面表现出了相同或类似的审美情趣,即温情与孤独并存的戏剧情绪,线段式的戏剧结构和生命跳跃的戏剧语言。  相似文献   

4.
小说戏剧,同源异流。明清小说创作在其题材来源,表现手段上,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因素,明清小说创作在吸收戏剧因素时坚持趋俗性的原则。正是由于吸收了戏剧因素的营养,明清小说的创作才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透视戏剧与小说的同质因素,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明清小说创作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论胡适的戏剧观与戏剧创作祖芳宏,谢昭新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胡适不仅首挑“文学革命”大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理论倡导文章,而且在诗歌、小说、戏剧各个体裁领域,都作了创作上的“实验”。就戏剧言,他不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家在对待创作发生、创作思维状态和戏剧叙述或展示方式等相关问题的历史事实和主张出发,较全面地透析了大后方戏剧思潮的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7.
叶毓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13-114,129
老舍从剧本与小说创作的区别认识到戏剧创作需要矛盾冲突,但是老舍的剧本常常呈现出淡化情节冲突及散文式的结构特点。老舍认识到戏剧性不止需要矛盾冲突,还要创造一种新的戏剧审美意象。老舍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此审美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8.
唐家龙 《中国教师》2012,(22):34-36
<正>学生在学过古今中外几部戏剧剧本,看过不少戏剧教学片,写过一些戏剧鉴赏类文章,基本掌握了戏剧知识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动手创作剧本。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多个学生(一般不超过6个)合作创作一个剧本。因为戏剧是由性格迥异的角色的台词和动作构成,如果在剧本创作中进行分角色创作戏剧,一个学生只负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将既有的、将有的和潜在的矛盾冲突或作淡化处理或安置在幕后,既无中心人物也无中心事件,使起承转合和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性特色缺失;还有在戏剧的叙述、对话、景象插叙中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调”的运用,以及突出人物个性的“语势”的运用,都使契诃夫的戏剧呈现了一种叙事作品的特色,在向传统戏剧程式挑战的同时,也为现代戏剧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中,晋察冀的戏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解放为内容,以抗战为戏剧创作的题材,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把艺术的“组织和激励”功能寓于戏剧艺术这种“审美的形式”中,在创造、表演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戏剧在讲究情节的复杂性和外在冲突的尖锐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开掘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家对"内向化"戏剧的追求。在作家的早期戏剧创作中,既展示了人物心灵的动态发展过程,又通过"潜台词"等戏剧手段显现着人物在瞬间状态下的矛盾心态。这是曹禺剧作区别于其他中国现代剧作家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曹禺前期几部代表性戏剧作品的自杀母题中探究曹禺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意识的认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而研讨曹禺戏剧创作转变的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中,晋察冀的戏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解放为内容,以抗战为戏剧创作的题材,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把艺术的“组织和激励”功能寓于戏剧艺术这种“审美的形式”中,在创造、表演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甘肃革命历史画既是中国革命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容延伸。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甘肃革命历史画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结合典型的甘肃革命历史画作品,阐释实践过程中的写实与象征手法,揭示其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我国戏剧影视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戏剧影视创作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支持,丰富了戏剧影视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促使戏剧影视创作呈现出多主体、多受众以及多风格的发展态势。为了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下戏剧影视创作发展,文章基于新媒体背景,对新媒体平台支持下的戏剧影视创作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甘肃戏剧发展现状及其产业化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甘肃戏剧发展现状,认清甘肃戏剧发展中存在的地方剧团财政困难、观众断层、忽视民众需求、研究缺位、批评失语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直面现实,对症下药,寻找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甘肃戏剧产业化发展路径,真正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戏剧大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思想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戏剧创作思想贫乏问题实际上是缺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我们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也有着丰富的民间资源与剧种资源,只有扎根于这种营养,我们的戏剧才会找到新的出路与希望.  相似文献   

18.
李俊慧 《文教资料》2012,(11):11-13,22
王林是抗战时期的冀中文学中的中坚人物,他紧密联系时代要求,进行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逐渐形成了把戏剧作为宣传手段、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充满地方色彩的戏剧观。他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抗战时期冀中村剧团的发展,壮大了冀中文学队伍,推动了冀中抗战戏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熊佛西是江西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起着拓荒与奠基的作用。他的戏剧创作始于五四,止于抗战时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戏剧理论造诣和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使他的戏剧创作风格独特、成就突出,江西学者应充分重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创作性戏剧是以过程为主的一种非正式即兴展演,主要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目的是为了保障参与者的人格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果,并不是为了提升参与者的表演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创作性戏剧,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本文基于此,重点分析创作性戏剧的功能,分析创作性戏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针对有效地应用创作性戏剧提出具体的建议,供一线教师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