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然 《阅读》2015,(11):11-12
我是春天到小表哥家去的。这时候,燕子妈妈正在孵小燕子。在许多人家的房檐下,都有燕子飞来飞去。听说,燕子来做窝,生儿育女,家里才吉祥呢!我一到表哥家,他就问我:"你们家有燕子吗?"我说:"有!"他又问:"也是在堂屋里做窝吗?"我摇摇头,他就把他们家的燕子窝指给我看。原来,表哥家的燕子,把窝做在堂屋的梁上了!这时,一只白肚子灰身子的老燕正好来喂食,它直接从窗子里飞进来。在窝边,它扇着翅膀,窝里的小燕子"叽叽叽"叫了起来,热烈地欢迎它。这只老燕才飞走,又有一只老燕衔着绿色菜  相似文献   

2.
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复合词“可怜”不同,古代汉语中的“可怜”却是两个文言单词,具有助动词“可”和动词“怜”的意义与作用,含义要广泛得多。 说它广泛,是指它除了本义外,还有一大群引申义。 那么,它的本义是什么呢?是怜悯、值得怜悯。《尔雅·释训》:“怜,抚掩之也。”《广雅》:“抚掩,谓慰恤也。”如: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说多叫人怜悯啊,征人早巳战死沙场,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而思妇却还不知道,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王安石《明妃曲》:“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庭,是说明妃心里知道这次一去匈奴再也不能回来,多么叫人哀怜啊,她眷恋祖国,穿尽  相似文献   

3.
别骂香蕉     
韩浩月 《阅读》2014,(43):9-10
<正>有天下班回到家,儿子把我拉到玻璃餐桌旁。桌上摆着两只香蕉,颜色、个头都相差无几,像孪生兄弟。我猜测儿子的意思是让我把香蕉吃掉,但他说的话却吓了我一跳,他说:"爸爸,你挑一个香蕉骂它一顿!"为什么要骂香蕉?试想一个刚下班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来到家手还未来得及洗一把,就冲着一只香蕉开骂,这事传出去准会被人当作神经不正常。所以,我觉得儿子出的这个主意也够馊的,但接下来他的一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陈鹤琴幼教思想研讨会.我想就继承与创新讲一点感想.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内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全盘苏化", "一边倒",否定与贬斥"五四"以来中国"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与氛围中,陈鹤琴在讲授《教育史》课程中,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指出:"我们研究任何一种教育理论或教育实际,都不能把它看作静止不动、停顿不变的东西;而是要把它看作不断运动着、不断变化着、不断革新着、不断发展着的教育过程,就是一种教育思想转变或发展为另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转变或发展为另一种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唐君毅先生以"心本体"构建了他的整个形上学。他继承了陆王心学,把它作为他理论的直接来源,同时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使得他的"心本体"论据有了明显的时代的特征。心本论有三个重要环节:心体存在之发现;心体超越之证明;心境关系之展开。  相似文献   

6.
对于《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这一经典角色,主要有两种评论,其中之一认为他是残忍的化身,另一种认为他是个可怜的悲剧角色。其实夏洛克这个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他是基督徒敌人,他是家庭的离弃者,这是他的悲剧来源。  相似文献   

7.
三毛流浪记     
盛渠成 《阅读》2013,(9):24-25
解放前的上海,有一个头上长着三根毛的小男孩,大家叫他三毛。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整天过着流浪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被欺负。尽管如此,三毛却非常坚强,为了活下去,他卖过报,推过黄包车。三毛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他把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流浪的老爷爷,用辛苦挣来的钱买奶粉喂养弃婴……这个坚强、乐观、善良的流浪儿,就这样在逆境中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8.
一封信     
刘墉 《阅读》2006,(12)
有这样一个人,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把它做好。他喜欢画画,就认真地画画,成了著名的画家;他喜欢演讲,就潜心演讲,成了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他喜欢写作,就专心地写作,成了著名的作家。他就是美籍华人——刘墉。让我们走近刘墉,聆听成功者的心语,开启智慧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侠义行为     
克雷洛夫 《阅读》2012,(10):12-13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一头红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  相似文献   

10.
拔苗助长     
《阅读》2010,(7):60-61
一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但是他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使稻苗长得高,长得快呢?  相似文献   

11.
丹丹 《阅读》2015,(9):30-31
一:走迷宫小猴儿蹦蹦到朋友家玩耍,可是回家的时候却迷路了,蹦蹦该怎么办呀?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帮蹦蹦吗?只要沿着食物类单词走,蹦蹦就能回到他的家中。请把沿途的食物类单词写在横线上。二:火眼金睛营业员小兔真粗心,瞧,她把食物放错了盘子。小朋友,你能像孙悟空一样,用"火眼金睛"把错误的食物一一找出来吗?请你帮助营业员小兔  相似文献   

12.
杨春 《阅读》2012,(6):1
在我们平日的读书活动中,常有同学一本书拿到手,很快就能读完。但是,当你问他书中的一些问题时,他则不知所以然了。快速地把书读完,只是阅读能力强的一种表现。快速阅读,往往理解不深,记得也不牢,收获就不大。难怪有的同学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书读了那么多,可作文水平就是上不去,为什么多读书没有用呢?"  相似文献   

13.
吴静 《阅读》2012,(12):21-23
同学们一定有自己喜欢吃的美食吧,如何把这些美食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仿佛能看到这些美食,闻到它的气味、看到它的形态、尝到它的味道,你手中的笔就有这神奇的力量——借助习作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美食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笔来"烹饪"一道美食大餐吧!"烹饪秘籍"一:用心观察品尝,"美食"有味道  相似文献   

14.
案例:六年级王同学又犯错了,班主任张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王同学低下了头,承认错误。可才走出办公室,他便对同学说:"张老师最烦,老是那一套说教,我才不要听呢!"老  相似文献   

15.
钱红芬 《阅读》2012,(6X):1-1
<正>在我们平日的读书活动中,常有同学一本书拿到手,很快就能读完。但是,当你问他书中的一些问题时,他则不知所以然了。快速地把书读完,只是阅读能力强的一种表现。快速阅读,往往理解不深,记得也不牢,收获就不大。难怪有的同学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书读了那么多,可作文水平就是上不去,为什么多读书没有用呢?"  相似文献   

16.
孩子无罪     
雅克里 《阅读》2012,(4):1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自家窗户外面。第茭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  相似文献   

17.
放学了,小不点冬冬眉头紧皱地回到家,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苦着一张小脸,一声不吭。妈妈见了,忙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问道:“咋了?碰到啥难事啦?告诉妈妈,妈妈帮你!”“今天老师又让我们回家看书,还要求我们把书中的内容积累下来,让我们的阅读有价值。可我怎么就不觉得看书能积累呢?”妈妈听了儿子的抱怨后,笑着说:“你只要仔细想想,就会明白的!”冬冬一听,只好一个人呆坐着,一个又一个问号在他脑子里盘旋着……突然,问号一下子窜了出来,猛地蹦到了冬冬的眼前。冬冬一见,连忙拉着小问号,把疑问告诉了它。小问号听完了冬冬的话后,胸有成竹地说:…  相似文献   

18.
善于卸重     
记得有一则寓言讲,有一种小虫子特爱去负重物,遇到自己背得动的东西,总要将东西背到身上去。遇到小物件,也是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多背。它的背上会分泌出一种很黏的物质,背上去的东西一粘就牢,不容易掉下来,所以背的东西就越来越重,直至爬不动了。有人看到了,觉得它可怜,就用小棍了扒去它身上的重物,然而却白忙乎了:当它能行走时,它又去寻找新的负物了。结果,这种小虫总是在不堪负重的情形下痛苦地死去。说来也惭愧,我也有过象这种小虫子一样的经历,当然也有所不同,我所负的是思想的重物。我出生在农村,时代让我成为了幸运儿,我考取了大学,毕业后便分配到  相似文献   

19.
橡皮膏大王     
张之路 《阅读》2016,(Z2):36-39
一提问":橡皮膏有什么用途?"回答":把纱布固定在皮肤上不掉下来,还有……想不出来了。"坐在观众席上的项宁宁跳起来。他举手:"橡皮膏还可以补衣服,补鞋,贴铅笔盒,粘玻璃缝。把名字写在橡皮膏上,贴在箱子上不会和别人的混淆。橡皮膏还可以治风湿和跌打损伤,活血化瘀,镇痛消肿,治皮炎……"全场哄一下笑起来。这是电视台举办的一场智  相似文献   

20.
拐了一两个弯,我们的主人公终于停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现在看上去,它显得更加凄凉了。木篱笆和大门的朽木上蒙着一层绿霉。破烂不堪的下房、粮仓、地窖挤满了整个院落,左右各有一道门,通往别的院子。这一切都说明,这里当年曾是一家豪门富户,现在看来是破落衰败了。四周毫无生气:没有开着的窗户,没有进出的人,没有家务的操劳!只有大门敞开着,那还是因为有个农夫赶着一辆用蒲席苫着的重载马车进了院子,他象是有意要给这块死气沉沉的地方增添一点生气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