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泰松 《学语文》2023,(5):81-87
古代汉语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工具课;语文课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是工具性、人文性课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交融,古代汉语为语文课提供了大量教学内容,滋养了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解语文的语言工具;中学语文教学为古代汉语知识传播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赋予学生打开优秀传统文化殿堂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传统的重视“语文是交际工具”,注重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同世界有着紧密关联的文化载体,是天地万物和人生世事走向我们的最伟大的通道之一,从而唤起学生对语言的尊重与热爱,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引领学生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语文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整统一,这是最基本的特点。目前,小学语文课上并没有把最基本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要从根本上找到教育突破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应该是律动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们向往的,才能让同学们沉浸在学习语文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学好语文有多个途径,但最重要的就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面对的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差异较大,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厌学情绪等情况。要上好语文课除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内容,还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语文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让学生逐渐喜欢语文课.轻松学习语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职业中学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职业学校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为专业课服务的情况下上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宋端凯 《文教资料》2011,(13):118-119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要上好语文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化修养。本文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就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进行阐析,指出要真正诠释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爱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大学科,它包含了人文、地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太细碎,想学好很难;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很枯燥,想教好也很难,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王志水 《教学月刊》2007,(10):26-2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文知识训练课以致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于是随之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指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性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森 《现代语文》2004,(8):17-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而当前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升学率的牵引,教师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上学的知识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它的工具性(实用性)和人文性培养.要改变这种状况,做到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4.
薛嫣 《成才之路》2014,(4):49-49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学好语文途径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中职学校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差异较大,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厌学情绪。要上好语文课,除了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外,还要注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新,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文字、语言构建的宏伟辉煌、蕴含深刻的文化殿堂。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应该把语文课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因为从它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时间跨度、地域范围等方面看,可以说语文是人类智慧,特别是人文科学的浓缩和结晶。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文字、语言不行;再扩大看作是文字、语言、文学也不够。应有大语文观,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站在社会文化的高度认识语文课,才能看清语文这座大殿堂的辉煌与深厚,才会感到在语文殿堂面前知识的匮乏,从而拼命地吸收,努力充实自…  相似文献   

16.
倪志兴 《考试周刊》2014,(79):38-38
在语文课堂上,与语文相关的各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教师们应利用好相关文化因素这一辅助工具,紧紧围绕语文主题,适时在语文课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语文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等内容,帮助学生充实知识,扩大语文视野,着力于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形象思维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冯朝晖 《成才之路》2010,(35):I0030-I0030
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知识浅底子薄,缺少学习热情,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的状况,而被人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在职高学生的心目中更是常遭“冷遇”,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脱几节无所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身为职高的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让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突出专业学习的同时爱上语文课。以下是本人根据职高学生实际并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提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语文过多地承载了提高分数、应对考试的功能,或出于对语文的误解,致使语文课堂宛如"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兴趣不浓。语文课堂好像少了一些味道。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让语文上出自己的特色,让语文课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多数中专生认为,他们经过9年的义务教育之后,语文知识已够用了,所以再上语文课的积极性不高,此时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中专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是界定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