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农村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尽管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育政策,其目的旨在方便公民子女入学,遏制不合理的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作为该政策的核心诉求主要通过教育机会公平补偿来实现。但是在政策目标、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上预设的公平没有很好地实现,并引发了实施这一政策的不公平现象。本文通过对就近入学政策的非公平性分析,探寻走出不公正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以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为准则。从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来看,从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公平应是教育、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之一。但目前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强调得还很不够,扭转教育不公平的力度也明显不足。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选择“以公平为教育政策的目标”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禁止择校"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合理性,却不具可行性;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实施该政策,有悖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教育要真正实施教育公平,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我们不妨借鉴“杠杆式”规律,或日“跷跷板”式原理,努力寻求“杠杆式”教育公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国务委员陈至立认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大的社会公平。它与司法公平、医  相似文献   

7.
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8.
《异步教学研究》2007,(5):38-42
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就应当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因此,应当把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政策可以推进教育公平,也可以强化教育不公平。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功能是不可否定的。但是,教育政策往往滞后于教育不公平,难以及时解决不断出现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内容和执行存在问题,影响其公平功能的实现;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教育政策无法撼动社会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我国现阶段,确保义务教育公平须在法律上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通过立法保证一定年限的免费义务教育;缩小义务教育资源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保证义务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具体探讨了我国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北京市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与全国小康预期目标的比较 ,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提出了教育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优先政策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教育公平,可以从机会与结果两个层面来讨论,然而,不论是机会还是结果,都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均等的状态,因而也就有了制定优先政策以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从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社会应对由此所产生的不公平负起责任,通过采取一定的优先政策,来弥补个体某些先赋性的不平等以及后天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结果的不平等;同时,还存在优先政策自身的公平性问题。只有既注意到不同个体自身所存在的差别,也注意到由社会因素而引起的发展起点的不同,这样的优先政策才真正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的公平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改革实践的梳理,指出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凸现的教育公平问题,揭示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政策与制度性根源,指出在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中的应坚持公平价值取向,且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目标中承担重要责任。论文以文献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同时选取具体的政策和制度为案例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坚持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的公平价值取向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目标过程总具有重要责任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在政策领域,采取了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均衡发展政策,针对社会弱势儿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随班就读政策、"两为主"政策等,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普及和救助政策体系,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改革开放30年来义务教育政策和法制建设的主旋律。尽管如此,还存在着义务教育发展尚不均衡、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全面保障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强化政府的义务教育公平责任,建立和完善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政策和法律机制,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上好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努力采取多种教育改革措施,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走向质量公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从世界教育发展史来看,教育公平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推进的,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  相似文献   

18.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育政策,其目的旨在方便公民子女入学,遏制不合理的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作为该政策的核心诉求,主要通过教育机会公平补偿来实现。但是在政策目标、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上预设的公平没有很好地实现,并引发了实施这一政策的不公平现象。本文通过对就近入学政策的非公平性分析,探寻走出不公正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周济 《上海教育》2007,(11A):2-2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公平现象是目前阻碍我国社会进步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教育公平起关键作用,但长期以来教育政策制定与运行过程中的受益人缺席状态,使这一问题持续处于尴尬局面。因而务必改变受益人缺席状态,构建公平教育政策体系,在教育政策中贯彻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