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教授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笔者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认为该制度对我国大学教师的评价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师聘任制改革,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现有教授聘任制度的思考。研究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核心的终身教授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对研究我国各大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的教授终身聘任制,给获得终身聘任的教授提供了永久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无后顾之忧的教学与研究条件,对吸引优秀人才、稳定骨干队伍、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的教授终身聘任制,给获得终身聘任的教授提供了永久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无后顾之忧的教学与研究条件,对吸引优秀人才、稳定骨干队伍、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本文着重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学术自由和参与院校管理是目前美国高等院校教师权利的主要内容。上述权利的获得离不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的努力。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不仅制定了教师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以及参与院校管理的制度规范,而且还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这些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自中世纪以来教授终身制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在中世纪,教授终身制是一种特权式的终身制,终身制教师具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大师;自中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教授终身制仅仅是一段时期的任期,教师是用契约维系的雇员;二十世纪初以来,教授终身制走向司法化,用于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则被看作是享受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学术职责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教授的聘任制度存在着聘任标准不明确、“近亲繁殖”、“论资排辈”等问题,阻碍了高校的发展。美德法三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教授的聘任有着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其中的有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杰 《江苏高教》2005,79(5):121-123
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确立了终身制和学术自由的关系,1940年的《原则声明》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然而,现在终身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终身制真的如批评者所言已经过时?本文通过对终身制当下遭遇的社会背景的分析,认为终身制是学术自由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行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历史传统、市场逻辑和政治诉求等多重力量博弈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适应学术职业的特殊要求,强调以终身教职制度维护学术自由,同时重视聘任程序的法制化。面对日益增强的外部压力,多数高校不得不适度弱化对教师的终身聘任并推行终身教职聘后评议制度,但即使是这些以保留终身教职制度为前提的改革依然引发了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12.
职称制度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活力激发和教育成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服务价值。在对英、美、德、法四国高校职称制度框架体系的现状特征、职称序列的设置导向、职称体系的框架模式等进行梳理并开展对比分析后,发现欧美高校职称制度具有类型结构对等且各职称数量比例有合理化侧重、线性层级管理的责权利相互统一、任职资格审核辅以明确的任期目标等三个层面的特征。这一研究发现对从层级与数量结构、权责分配、评聘过程等方面完善我国高校职称制度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激励高校教师提高知识生产动能,促进人才良性流动,我国在高等学校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改 革。本文以Z大学为观察点,沿着该校聘任制“高压力带来高产出”的政策逻辑,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制度的 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Z大学聘任制改革并未如预期显著促进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质”,也未显 著提升其科研产出的“量”。为进一步优化聘任制,高校应专注于制度的人才筛选逻辑初衷,尊重自身于长 期实践摸索出的教师科研产出速率,为青年教师提供压力合理的教学科研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职的聘任是实行终身聘任制模式还是实行聘任合同制模式,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分层线性模型对107位拥有高级教职的科研工作者成果的追踪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获取使科研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始终可以保持高产出状态。这一过程事实上是一种"学术寻租"行为,研究型高校实行终身教职聘任制更有利于减少这种"学术寻租"的出现,因而优于聘任合同制。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a new law was enacted that would raise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age from 65 to 70 for all occupational groups except tenured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exception for faculty, which extends to 1 July 1982, was granted because tenure holding professors enjoy a measure of job security that is unknown outside the academic sphere; this uniqueness led many to feel that an extension of faculty lifetime careers could possibly have very serious effects on the fiscal and academic healt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at a delay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hat the situation could be carefully researched. This paper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s these conjectures and rigorously shows that they have been greatly exaggerated. By using a four stage model of the tenure system, it is easy to show the effect of progressively later retirements on the tenure ratio, flow of new faculty, and faculty salary budget. As many researchers would intuitively feel, neither early nor late retirement has an unusually disruptive effect on any of these critica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7.
战后美式终身教职面临的主要批评有:人力成本高昂、岗位调整难度较大;对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行非升即走下的"Publish or Perish"短期考核压力过大,容易诱发学术造假现象;容易导致Lazy Professor现象。为应对以上问题,美国国内各界提出教师薪酬由学校和院系分比例承担、限制终身职位的比例、实行长期合同制、聘用非终身制教师等策略。我国教师聘任改革应遵循我国的国情和改革的约束条件采取渐进策略:非升即降、非升即转、非升即走三结合;长时段考核豁免;教师薪酬与院系财政紧密联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综合大学、文理大学、专业大学(学院)、短期大学四大类型。各州负责本州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的指导权。美国各大学教师的任命权一般是在大学理事会,对大学教师的管理实行试用制、任期制和终身制同时并行的制度。大学教师主要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讲师四种类型。为避免近亲繁殖,学校通常不直接接受本校毕业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对美国大学教师评聘的“共识性”标准及其评价实践中的标准分化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专业协会通过制定和传播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理念和规则,促进了机构的规范性趋同。经费紧缩、问责强化以及大学排名的兴起使得研究导向的评价标准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发了机构的模仿性趋同。与此同时,历史传统、办学使命和发展目标的差异使得不同类型的大学通过对评价标准进行优先排序以及对具体指标进行差异化赋权,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评价标准体系。趋同与分化,构成美国大学教师评聘标准的“一体两面”。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国在深化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改革的进程中,应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人事自主权,鼓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结合实际校情与本校特色,制定更加多元化与精细化的教师评聘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是终身教授制度是许多国家大学人事政策与制度改革效仿的主要对象。美国终身教授制度产生的历史及发展演变,都与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我国大学应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生长原因中去吸收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