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历来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头戏"。而作文的创新更让好多学生望而却步。作文的学习必然有一个"独上高楼"、"众里苦寻"的过程,然后才会获得"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寻找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从而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爆发,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相似文献   

3.
小发明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通过小发明从而产生成功感,激发创造潜能。对于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人才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我们的见解,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教师》2017,(4)
<正>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急、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创设问题情境,促学生想问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重在语文教学的结果,最后都体现在读和写之上;难在教师尽力地讲,学生费神地听,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大难点。对初步学写作的小学三年级儿童来说,其难度更大。思  相似文献   

6.
7.
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问题意识一旦形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会只满足于表象,就不会对什么都视而不见,而会对观察到的现象敏于生疑、敢于存疑,进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创造力.并由此源源生发出新异、多彩、多元的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新思维、新构思、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综合体现。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点燃和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便能使学生使自己的新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感,使学生能“有病而吟”,达到启迪情感.创作新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命题作文,命题范围较小,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乏味,没有写作的激情。甚至会走入抄袭、模仿等的误区。因此,我觉得如果语文教师能革新作文命题,转而让学生写一些自己比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的客观标志。但如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却不容乐观:学生一提起作文课就发怵,一提起写作文就发愁。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缺少较强的写作能力。而我们知道,写作能力是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13.
唐华凤 《语文天地》2013,(14):43-44
2012年9月3日,我一走进教室,就被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教师节"黑板报吸引住了。那优美的图案,生动的语言,精美的设计,浓浓的深情打动着我。同学们看着自己的成就,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一直担心,设计不够完美,语言不够精彩,图案不够丰富,感情不够到位。为了出好这期黑板报,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写作不错的同学拿出自己苦熬几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让不少的语文教师发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作文的创新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中学生而言,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写得好,不仅己取得了语文试卷的过半分值,而且表明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是不错的。可以说,对于中学语文,“得作文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既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更是21世纪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是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教育要从未来着想,从大处着想,培养创新人才,而在教学实践中则应从小处着手,找准突破口,扎扎实实,使创新教育落实到语文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一、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提出问题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出问题已经不仅仅指教师问学生,还包括学生问教师。教师问学生,无疑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激发学生深思善问,即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逐步形成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且,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又可以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可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索新知的欲望,激发深入探求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20.
新课程十分关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毫无用处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学科.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