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79年前后英国长老会差会纪多纳和李威廉先后来到粤东客区,在客家地区开展传教活动。为方便在客家人中宣讲基督教教义,纪多纳等人潜心研究客家方言并着手词典编著等文字事工,其中中国本土牧师彭启峰独力完成了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的翻译,在圣经汉译史上值得大书一笔。本文根据教会档案等原始地方文献资料详细讨论了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考证了其编译者彭启峰牧师的籍贯、生平情况。以期复原五经富客话土白《新约全书》一书的编纂历史背景并解决其历史基础方言问题。  相似文献   

2.
1888年伦敦大英国圣书会印的罗马字《官话新约全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分析清代后期官话音系的资料。在建立该书声韵调音节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其声母进行分类归纳,考查描写其声母系统的基本状况;并将该书所记录的声母系统与《语言自迩集》所记录的清末北京音作了细致比较,揭示了官话音与北京音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五经富客话《新约全书》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粤东潮州地区客家方言的韵母系统及其特点。主要通过韵类符号及其切分、韵母系统构拟、韵母特点三方面进行探讨和疏理。  相似文献   

4.
对于《西蜀方言》的音系性质,目前学界的认识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19世纪末期的成都方言;第二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成都周边的方言,或包括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片块方言;第三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反映当时成都话的文雅口语音。分歧的焦点在于19世纪末期成都话的入声是否已经完全消失。对比19世纪中晚期成都话相关文献可见,直到清末民初成都话的入声尚未完全消失,《西蜀方言》记录的是19世纪末期相对保守的成都语音。厘清这一问题,对进一步揭示成都话语音演变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用四川客家话入声跟西南官话的江津话、宜宾话的入声作比较,联系各地方言入声现状,推导出入声演变的历史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作前后两期。  相似文献   

6.
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闽西畲族与客家在明代以前、明清时期与近当代的族群关系演变作一梳理与分析,并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了明清时期畲族与客家融为一体的族群关系。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国内外人类学领域的族群理论,进一步丰富国内的族群研究。  相似文献   

7.
扬雄的《方言》所记录的古代口语有不少在现代偃师话中依然使用,虽然其中的一些词在语言和语义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仍保留了非常明显的古语词痕迹。本文通过对这些古语词进行追源性分析,力求为研究汉语方言历时性演变规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我们对待词义也应有一个历史的观点。方言的历时研究是总结概括区域方言特点的重要方法。扬雄的《方言》不仅对于一地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探讨整个民族语言发展变化规律,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列举《方言》中保存的鲁南方言词汇与现今鲁南方言词汇在词义上的演变,总结鲁南方言演变的规律,为更全面地总结鲁南方言的特点提供事实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文彬 《丹东师专学报》2009,(2):99-106,109
《红楼梦》的主体语言和语言韵味、语法结构是以北京话为中心,并吸收了广大北方地区的方言,包括个别的蒙古语词汇与满族词汇。与此同时,作者根据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需要,还采用了相当数量的江南语言。作者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已经对《红楼梦》中的方言进行了渐进式地修改。特别是在"去"南话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近几年来《红楼梦》方言"研究"中表现出一种与社会上刮起的抢名人拉古人的风气搅和在一起的倾向——即把曹雪芹和《红楼梦》同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或是炫耀历史文化悠久联系在一起。在《红楼梦》走进大众、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在"红楼夺目红"的躁动中,《红楼梦》的校订注释也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由于某些校订者对抄本《红楼梦》中方言构成、演变不甚熟悉,盲目改动原底本中的方言土语;《红楼梦》抄本中所用的一些词汇早已为戏曲小说所用,已成"熟语",但有些校订者凭着感觉走,只要自己感觉"不顺"或是见其他抄本中有另一种写法,即断定底本为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黎城话四个小片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情况尝试着分析了黎城话中这三组声母从古到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田志军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91-94,138
《客英词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粤东传教的英国长老会牧师所编纂的一部汉语客家方言与英语对照词典。通过对该词典罗马字系统的全面分析,揭示出《客英词典》所反映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粤东地区客家方言的声母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玄应《众经音义》所释词语多为汉唐时的方俗口语,在探讨古今汉语的演变和中近古汉语研究方面弥足珍贵。本就其所释“的、沸子、攲、捡押、伶俜、湴、容恕、沃焦、泅、覢电、爽、呜、俹、栽”这十四个词语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13.
孔泽 《邢台学院学报》2021,(1):110-113,132
客家乡村旅游产业及市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其演变发展是大量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客家乡村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围绕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客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资源、市场、消费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提出了客家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建议,包括提高特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这是笔者《金瓶梅》与云南方言集的序言。《金瓶梅》是用什么方言写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不同意见,而书中很多方言却又保存于远在西南边疆的云南方言中。把它们收集整理出来,很可以揭示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多元性,回答云南汉族人民祖籍究竟在何方的问题。五百多年有方言发展,它自有其不与其他方言相同的演变规律。同时方言与方言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许就是方言形成,进一步为通语形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周建成的<〈语言的演变〉质疑>中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认识.针对其错误,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述评:1.语音、词汇、语法的演变,特别是语音的变化足以让千年以后的人听不懂当时的谈话的;2.语言发展的事实是先有雅言,后有方言.  相似文献   

16.
整理归纳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所记录的大同方言的声韵系统,通过与普通话比较,总结出其与今大同南郊区方言有10个共同点,8个差异之处,进而探究其演变,从而形成对高本汉所记录的大同方言声韵系统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方言的声调,以上声的调型差异为依据可以分为平调型和降调型两大类1。中古入声今多读阳平,但部分次浊声母入声字在新派读音中有演变为去声的趋势;部分县市的去声为曲折调型,但具有演变为降调性的倾向。滇东南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汉语声调的演变除与语音内源层次的调整有关外,还与少数民族语言声调的接触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语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不断的变化。所以,汉语语音的声韵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交错浸润的量变,也存在着界限分明的质变,是有系统、有规律的,所以绝对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对待语音。本文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81年修订本)所收的字(除去长葛话不用的字),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并依据其在上古及中古的声韵调地位,讨论河南长葛话的语音演变之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分析了清代地方志中记载的祁阳方言方音的直音字、反切字,并将其与官话、祁阳方言今读、北京话进行比较,以此来探讨140多年前祁阳方言部分音类的音值及其140多年的历史演变和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指出并纠正了《特点》一文中的若干错误,然后针对《特点》对遵义方言儿化韵的描写,重点讨论了遵义方言的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