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周易》看,中国古代的旅游一开始就与文化相结合,两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旅游活动在文明之初就已经比较活跃了,不仅提出了行旅的必要条件,而且将其升华成为一种哲理。  相似文献   

2.
对<周易注释>一书的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现实作用及作者情况作了介绍及评价.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化经典提高综合素质——《周易文化十二讲》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著作。文化经典指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走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精神支撑和创新资源,它对于塑造人们的灵魂、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斗志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郑州大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名著”讲座.聘请了多名校内外专家,讲解、阐释中国文化名著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我这里就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及《周易文化十二讲》等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古代日本陆续接受了以《周易》为首的有关经学的各种书籍。古代日本人面对汉文资料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来学习的同时,自己创造了用日语解读汉文的独特方法。本文通过八世纪到十世纪初的资料探讨研究在日本接受《周易》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主著的《孝经》、《大学》,创造性地运用了《周易》的精神,开拓了"义理易学"。  相似文献   

6.
林慧 《文化遗产》2017,(2):50-54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一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当代,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中,在社会、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正在发生巨大的变迁。原本是我们生活世界一部分的传统节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如何让传统节日真正返回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节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这在当下尤为重要。保护节日遗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生活在传统中,让传统的文化精神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让传统成为当下生活、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当代具有生命力的节日传统,都是与民众生活相融合,在生活实践中得以传承。生活在传统中,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而首先是对传统的自觉认同。其次是指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重塑。在传统中生活,既是对自身文明传统不断确认、自我认定的一个过程,也是节日文化遗产进行现代性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周易文化十二讲》一书,从各方面阐述了《周易》在其他众多学术领域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义理,亦不废象数,科学与人文并重,历史与哲学兼顾,学问与实践并修,全书行文流畅,文笔丰润,是一部关于《周易》全方面研究著作,堪称新时期文化易学之力作。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着重对《周易》六十四卦中鼎卦的艺术设计美学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鼎卦概况并就其艺术设计美学体现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周易》鼎卦的设计美学给现代设计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其编纂思想和文学观念在<文选序>中有明显的体现.本文认为<文选>的文学思想明显受到<周易>经传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博 《大观周刊》2012,(21):22-22
二千多年来,学界堵子奉《周易》为群经之首。北宋胡瑗评价《周易》为“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周易口义·系辞上》)。《周易》能得以这样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中蕴含的“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田宇 《今传媒》2011,(5):139-140
《周易》的内容对受众心理产生了显著的效应。这种心理效应产生与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周易》原典与创作之初的目的着手。关于其创作目的,较为广泛的说法就是占卜之说。然而周易在作为一本占卜著作的同时又诠释了普适性道理,但这种普适性又显得那么神秘,用来表示万物众生的八八六十四卦的符号也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于是,在这种普适性与神秘性的推动下,无数人相信它、追逐它,而在其传播过程中,就造成了在传播心理方面的影响。本文着重解析周易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自身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对研究周易的人们的行为、心理指导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那一角飞檐、一堵斑驳、老墙,在光影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姑苏的韵味。每日我们出门,小心翼翼地走过每条街、每道景,生怕错过无处不在的姑苏印记  相似文献   

14.
八行注疏本为我国注疏合刻之始,其中《周易注疏》今有两个传本存世,一为未经修补的原版印本,一为宋、元两代递修的后印本.论文考察了两个印本之间版刻、文字上的差异,指出修补后印本既有修订原版讹误之处,亦有新增之讹误.  相似文献   

15.
程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洛学创始人之一,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著作颇丰,《周易程氏传》是他倾注多年积累撰写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程颐的生平,详细梳理和辨析了《周易程氏传》的不同版本和流传情况,补充了学界对相关版本研究的缺漏,通过对《周易程氏传》版本流传相关问题的研究,认为《周易程氏传》是程颐所作的“忧患之作”,体现了程颐继往开来的注经模式,大力推动了儒家易学研究进程,为学界深入探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伟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144-147
明代来知德在易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易学以《周易集注》为主。但此书版本情况比较混乱。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其书初刻于郭子章,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易集》的早期版本。史念冲本不见翻刻,其他二系统则流衍较广。郭子章本今已不见,但张惟任本直承郭本而来,于众本中刊刻时间最早又未经删芟,因而其重要性显然易见。其他二系统亦较早,故极具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7.
姜喜任 《兰台世界》2016,(4):142-144
面对如何利用《周易》进行占筮的难题,《焦氏易林》通过重构《周易》文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将《周易》64卦两两配合,形成4096组"某卦之某卦"的卦爻象数系统,从而穷尽了通过《周易》筮法获取卦象的所有可能性。然后,为每一组"某卦之某卦"重新编撰了林辞以代替《周易》的卦爻辞,作为占断的根据。另外,《焦氏易林》的筮法与卦气无关,不能把二者强行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孙星衍《周易集解》是乾嘉学派在《周易》辑佚及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该书补辑了李鼎祚《集解》以外旧注5 0余家,搜集佚文5 0 0余条,对李本具有拓宽、补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晶 《现代视听》2012,(1):52-54
异国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到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涉及到异国形象自身的呈现方式和变化过程;还要受到广大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文化形象上的对比,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