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它虽然有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有利方面,但在文化方面也同时使我们面临着被“西化”、“分化”和“同化”的危险。在当前的文艺理论研究中我们要抵御文化入侵,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要加强我们研究的独立自主意识,确立我们自己的观念和视界,自己的文论话语。只有这样,才能与西方文论开展真正平等和对等的文化交流,而真正起到文化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林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1):116-118
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全球化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个性的丰富发展和人的鲜明个性的彰显。全球普遍交往要求个人成为开放的个人,使得人类个性的发展摆脱了民族文化的局限。人们不仅通过民族文化来塑造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认同,也借用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逐步使自己的个性具有集聚各民族智慧和能力的多样性文化特征;全球化使人的个性独立凸显,进取和竞争意识增强,每个人只有充分发挥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把握机遇,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它不仅改变着资本主义,也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全球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进程和发展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双重影响.我们应全面认识这一趋势,主动参与,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浪潮中迎浪而上,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4.
李艳晖 《高教探索》2007,(2):132-133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新挑战,我们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等手段来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全球化问题,抓住一切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运用社会主义的优势及其合理的发展思想,将会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各个民族道德的发展,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借鉴并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抓住机遇发展本民族本国家的道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树立全球意识、民族意识、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认同与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个民族都在借助体育文化来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期形成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同。但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在全球化背景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当前,如何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当前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教科书话语体系是应对课程教材改革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当前教科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存在如下问题:教材一体化建设中教科书话语体系的整体规划有待加强,教材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教科书话语体系面临转化困境,课程教材改革中教科书话语权尚须提升。新时代我国教科书话语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教科书话语体系的系统构建;促进教科书话语体系的有机转化,形成话语优势;提升话语能力,全方位增强教科书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英语文学教育因其无功利和反功利性而遭遇严峻挑战,其学科地位处于缺失状态,而其课程教学举步维艰。从后殖民主义课程观角度,作为半殖民产物的英语文学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显示,英语文学作为学科和课程一直被误解、误表、误述。我国英语文学教育工作者在充满政治张力和权力关系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学科意识淡薄、课程理念阙如、课程责任感匮乏、对英语文学理解偏差等问题。要从英语文学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借鉴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态度、反话语霸权的立场等,促成英语文学课程范式的实质性改革。  相似文献   

9.
西方古代和我国古化“文化”的概念是在道德理性的孕育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西方的“大众文化”是指文化工业,未必是一种文化。以西区国家为典型的西方市民社会相对进步的市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是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话语语境。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所处的文化话语语境是完全不同的。我国文化批判话语中的“大众”有其传统的内涵,以“文化工业”来界定“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似乎更准确一些。社会转型时期,胡我国公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基础上,单由文化工业和资本支配操纵的大众传媒是很容易形成文化话语霸权的。我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是由西方理论本土化来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跨文化意识及外语文化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葵 《考试周刊》2011,(83):79-80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系统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文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培养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课程研究的趋势看,"课程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主导话语方式,课程文化成为课程论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用课程文化的研究范式在观念与制度层面推进课程研究,进而探讨课程研究视角和主题问题。近几年来的课程文化研究,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解决课程研究中的普适化和本土化、移植与原创、依附与借鉴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竞争力的强弱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性、地区性的城市文化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容、创新外来文化,保持、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超越国界、扩大联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趋势。全球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就文化方面而言,全球化加速了强势文化的扩张和弱势文化的萎缩,各种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趋同,全球化不断吞噬文化多元性。在西方文化仍然占据着话语霸权,文化趋同不断推进的大趋势下,为什么还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怎样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以及如何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追问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浪潮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它不仅给我们带来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和教育技术,也带来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在全球化中坚持教育的本土化。我国教育要有开放的意识和敏锐的文化感受力,培养具有全球性人格的公民,为此我们又需守护传统的文化精华,警惕西方的文化霸权,开发我国教育资源,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教育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教育是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重心,它与美国政府竭力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国策相契合。全球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地球村意识、跨文化意识及人类选择意识为主旨,全球化教育的实施是美国试图向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输出其强势文化,以期建立以美国文化为首的大一统文化的过程,这种强调美国文化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全球化教育给推崇异质性的多元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政治领域,全球化教育力图维护美国的全球话语霸权,与多元文化倡导的分享、平等与对话相悖;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教育充分利用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美国教育直奔商品化主题,与多元文化教育倡导的教育应是规范化的社会科学相左;在社会文化领域,全球化教育加快了教育走向虚拟化、电子化的步伐,逐步解构着多元文化教育倡导的个体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全球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需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地方主义与全球合作、个人权利与公共责任等多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正在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认同焦虑以及大众对于现代化的强烈梦幻,导致了全球化叙事话语在当前文学发展中的泛滥,并且逐渐形成一种话语霸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学的审美品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无助于当下中国真实生活的反映,也使自我主体和民族认同的建立变得艰难无比.我们应该坚持本土化的书写策略,努力完成本土文化独特个性的当下建构,创造出包含当代体验的新价值,用文学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和内心处境.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整体乏力,其负面影响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学完此阶段的课程后无法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身边事。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观点或看法。这与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理清两组关系,一是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二是本土文化和目标语国家文化。具体的策略应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任务设计和评价方式上作调整,促进静态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动态的文化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实质是传统与现代性的博弈。传统不代表落后,是现代性的基础。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性,可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语境下,保持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寻找和建构自己新的生存方式,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竞争力的强弱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性、地区性的城市文化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当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兼容、创新外来文化,保持、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来提出适合国情发展的、新型的经济战略,在这样一个新型的、跨文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我国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所加快,同时也带动了国家政治的发展,也提醒我们应该去重视大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学生没有一点跨文化的意识.在"一带一路"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学英语了解与国内差异很大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可以多掌握一门语言,提升自己,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优秀文化.文章将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