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欣 《成才之路》2012,(15):85-85
一、创新教育只重视课外,而轻视课内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创新的独特性的特征,因而将课堂教学和创新教育对立起来,并把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活动当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法宝。就是因为这一认识,使得教师只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内培养。课堂教学还是穿新鞋走旧路:重知识的传授,轻学法的指导。很多教师把传授知识当成了智力培养,所以,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这种教学根本就没有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着错误的理解:它是把单一的传授知识当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会导致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他们评价学生,主要是看自己灌输的知识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并把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狭隘地理解为模仿操练,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有两种形式 :接受式与探究式。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理解并掌握教材 ,是接受式的学习。接受式的学习往往限制学生独立地、开阔地进行思维 ,也影响智力的充分发展。探究式的学习则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技能 ,并能充分发展智力和创造才能。探究的学习形式就是启发引导 ,即 :教师把问题带进课堂 ,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把问题带进课堂进行引导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整体性。提问要紧扣教材 ,围绕学习目的 ,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  相似文献   

3.
"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能够做到和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意义,是其自己获得对知识和世界的认识,教师只能诱发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认识的行为,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就是教;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学。教和学是对立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识活动,别人不能代替,没有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所以,在教学中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激起学生要弄懂、巩固甚至拓展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强烈欲望。使学生通过对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学习、整理归纳、补缺补漏,深化掌握“温故知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尝试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组织和合作,这就是新课改赋予我们新的角色定位。为此,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多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往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依此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能够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普遍反映是内容多而杂,机械记忆多于理解记忆,加上有机化学的逻辑性不如物化、工化、分析明显,更感难于掌握.号称“有机化学,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面对这种情况,我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与同学们一起对学习方法进行探讨.有意识地把传授学习方法,渗透到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帮助.在此仅就一些具体做法和粗浅认识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终身体育锻炼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启发而产生的,加强"终身体育"教育习惯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要学、会学,解决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问题。体育教学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要地是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展、提高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注重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作用同样重要。教学方式运用恰当,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以上所说两个目的就可以达到;运用不当,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毫无教学效果。一、教学方式有别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理论和实践认识活动的途径,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既是教师教的任务,又是学生学的目标。"会学习"单靠教师教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才会逐步实现"会学习"这一目标。因此,"会学习"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在语境中操练语言结构,归纳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一、注意力的培养和利用注意是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对事物的感觉和思维的反映。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备“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四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过程。就是既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又要通过训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发展学生的智力。 所谓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因此,就其实质来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形式。所以教学也必须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人们只有通过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途径,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和总结认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论以为,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的探索过程。"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只有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启发学生去发现知识规律。目前,在启发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启发技巧欠佳,导致"启而不发":二是启发时机不当,形成"注入式"教学。如,一位教师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出…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逐步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认识过程。从本质上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学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样避免了前人认识上的弯路和岐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物理教学尤其如此。其次就是所学的知识要做到真正理解、巩固和应用,就要花费一定的功夫。所谓理解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相似文献   

17.
顾晓君 《甘肃教育》2007,(11X):48-48
新课改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会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从而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8.
增加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意愿,激发学习动机 要想激活学生学习的意愿,就要把“传授”和“引导”同时加以利用。所谓“传授”就是传授知识,不但包括语音、语调、语法等技能知识,而且包括文化背景、宗教礼仪、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前者可增加学生口语的流利程度,后者可以使口语趋于得体。所谓“引导”就是教师应当从课堂的“控制者”转换成口语活动的“组织者”,从单向的语言输出转化为和学生双向交流。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开口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导学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导”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自学、认识、理解 ,并积极探究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首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参与教学过程。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较少 ,基础较差 ,但好奇心较强。为此 ,教师更应加强引导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 )情感教育。教育是有情感的 ,离开了情感教育 ,只能走入单纯传授、枯燥的死胡同。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钱春霞 《考试周刊》2010,(51):28-29
目标导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指导、辅导和督导。教师把教学目标和知识、技能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认识、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构建知识技能结构,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方法,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综合素质。因此,目标导学中的“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